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家庭人均財富為144197元,金融資產在全國、城鎮和農村家庭的人均財富中,分別占到了16.49%、15.96%和18.61%。越來越多的家庭希望能夠得到專業理財師的幫助。然而,與此相對的則是中國專業理財師的匱乏,不足3萬人的專業理財師,遠遠不能滿足基本需求。
每一分鐘,
●滴滴:有2,720個乘客成功提交訂單;
●Google:產生3,210,600個搜索請求;
●淘寶:產生48,000次交易;
●今日頭條:555,556篇各種內容被閱讀。
依靠人工智能的幫助,人類通過海量運算完成了信息/產品/服務與用戶需求之間的匹配。這就是人工智能帶來的改變。在更依賴大數據和海量運算的金融領域,更是如此。人工智能正在改變傳統金融行業。
作為一種新的財富管理工具,機器人投資顧問通過智能算法為投資者“量身定做”更理性、客觀、全面的理財服務,幫助客戶進行跨區域,多資產配置。用戶只要躺在床上,動動手指,根據風險偏好,選擇投資金額和期限,就可以坐享收益。
這種“去人工化”的智能理財服務被公認為是財富管理行業必然的發展方向。因此,除了Wealthfront、Betterman等主打機器人投顧的創業公司,一大批老牌的金融巨頭也紛紛開始布局該領域。
例如,前不久的3月15日,高盛宣布收購線上退休賬戶理財平臺HonestDollar;去年8月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收購了機器人投顧初創公司Future Advisor;去年12月,德意志銀行推出了機器人投顧Anlage Finder等。
2015年,乘著互聯網金融的東風,智能理財開始在中國落地生根。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始向智能理財發力。數據顯示,目前有近30家金融平臺開展智能理財業務。其中,多數都借鑒國外智能理財的先進模式。聚愛財作為最早將機器人投資顧問模式引入中國的智能理財平臺,其創新打造的聚愛財Plus,為普通投資者提供全自動化的、以算法為基礎的投資組合管理建議。任衡認為,便捷、高效為特征的機器人投資顧問,非常適合中國國情。當然,為了更好的服務中國投資者,聚愛財Plus也做了很多創新。比如獨創的“固定+浮動”雙收益模式,就滿足了更多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比如智能調倉,當資產組合內的資產行情出現變動時,聚愛財Plus會自動對資產配置進行再平衡,以確保獲得預期收益;比如多選期權服務,投資者可以選擇1-3支期權,選擇看漲看跌,讓投資者更靈活的管理資產……
可以預見,隨著全民理財意識的覺醒,擁有更多財富的中國將會成為機器人投資顧問的最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