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表明在2013至2015年間,中國的非授權軟件使用率從74%降至70%,降幅達到4個百分點,成為自上一次全球軟件調查以來,亞太地區進步最為明顯的國家之一。雖然中國在這一領域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仍有大量系統面臨網絡攻擊威脅,這一現狀不容忽視。
軟件使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目前中國行業發展趨勢的影響,2013至2015年間,中國的PC市場下行,出貨量下降10%,安裝率下降3%。盡管在2013至2015年間針對消費市場的PC市場份額未有變化,但與商用PC出貨量相比卻呈急速下滑趨勢,因此也使得非授權軟件使用率大幅降低。
本次調查的對象涉及消費者、IT經理和企業PC用戶,調查數據表明非授權軟件的使用率仍然較高,個人和企業用戶使用非授權軟件將導致嚴重的后果。因為網絡攻擊與使用非授權軟件密切相關,在使用非授權軟件的過程中遭遇惡意軟件攻擊的可能性將會大幅增加,應對惡意軟件則需要付出驚人的高昂代價。僅在2015年一年間,網絡攻擊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就超過4000億美元。
本次調查還發現:
- 2015年,在全球范圍內有高達39%的已安裝軟件未經合法授權,相比BSA 2013年全球調查結果的43%略有降低。
- 即使在某些關鍵性行業,非授權軟件的使用率也十分之高。調查發現,在全球的銀行、保險和證券行業中,非授權軟件使用率達到25%。
- 據參與調查的CIO們估計,有15%的員工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在網絡上下載軟件。然而事實上他們明顯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近26%的員工稱其在網絡上下載過非授權軟件,這一數量高于預想一倍。
除了上述數字之外,調查結果也表明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深刻認識:
- CIO們表示,其最關注的是此類安全事件導致的數據損失。
- 此外CIO們還表示,避免安全威脅是其確保網絡中運行的軟件合法并經過充分授權的決定性因素。
- 在更廣泛的員工調查中,有60%的員工認為安全風險與非授權軟件密切相關,并將其列為使用合法且充分授權軟件的關鍵原因之一。
報告表明在2013至2015年間,中國的非授權軟件使用率從74%降至70%,降幅達到4個百分點,成為自上一次全球軟件調查以來,亞太地區進步最為明顯的國家之一。雖然中國在這一領域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仍有大量系統面臨網絡攻擊威脅,這一現狀不容忽視。
軟件使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目前中國行業發展趨勢的影響,2013至2015年間,中國的PC市場下行,出貨量下降10%,安裝率下降3%。盡管在2013至2015年間針對消費市場的PC市場份額未有變化,但與商用PC出貨量相比卻呈急速下滑趨勢,因此也使得非授權軟件使用率大幅降低。
報告還指出,企業可以通過從合法渠道采購全部軟件,并建立內部軟件資產管理 (SAM) 機制來規避非授權軟件帶來的網絡安全風險。有效部署SAM可以幫助企業了解其網絡中有哪些軟件及其合法與否,并通過部署最適合自身業務的軟件來優化軟件使用,通過切實的內部政策與流程來管理軟件的采購、部署和淘汰,將SAM與自身業務充分整合。
本次調查報告的幾項重要數據還包括(按地區):
- 非授權軟件整體使用率最高的地區為亞太地區,達61%,相比2013年BSA調查數據下降了1%。
- 中歐和東歐地區以58%的非授權軟件使用率排名第二,比2013年降低3%; 中東和非洲地區占比57%,位居第三,比2013年減少2%。
- 北美地區繼續保持最低水平,僅為17%,但其涉及的商業價值總額高達100億美元。
- 西歐地區的整體使用率為28%,下降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