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Oculus Rift將在下周到達消費者手中,虛擬現實的熱度不斷提高。今年的游戲開發者大會(GDC)完全被虛擬現實的內容填滿了,這意味著更多的人有機會嘗試虛擬現實的多種形式。不過興奮歸興奮,是時候面對一些事實,并建立衡量這個市場成功與否的基準了。
如果你現在預購Oculus Rift或者HTC Vive的話已經太晚了。如果你現在預購Rift,你在七月份之前是拿不到的,如果是Vive,你必須等到至少五月。PlayStation VR套件首批預訂也已經賣光了,但是你還可以在百思買或者GameStop預定。這些設備的清倉是其中一個達成基準。
下面我們將說到另一個基準:兩周以前,我們邀請讀者參加一個關于對VR興趣以及“你目前的PC是否是VR就緒”的調查。我們收到了2300個回復,結果是有趣的,至少可以說。大多數人都缺少一些部件來滿足VR的最低要求,而對一些人來說,要升級滿足這些要求需要花費750美元或更多。另外,大多數人不計劃在2018年之前做一個大的升級。事實上,大多數人還沒有嘗試過某種形式的VR。
你試過了嗎?

2300名受訪者中,只有25.5%(591名受訪者)曾嘗試過某種形式的VR,最流行的VR設備是Oculus DK2(53%),接下來是谷歌紙板(36.8%)。其他還有63名受訪者嘗試過Razer的OSVR,PSVR,Fove和Homido。
對于虛擬現實來說,它比其他任何一項技術更適合“眼見為實”這個詞。在嘗試過某種形式VR的人中,57.1%的人改變了他們認為VR硬件是昂貴的觀點。
進入壁壘
和任何PC游戲一樣,VR設備也有其自身的要求。Oculus和HTC公司的要求幾乎一樣,兩者都需要在購買VR設備之前對系統進行升級。
超過一半的人——確切來說是57.5%——根據兩家公司的系統要求,認為自己的PC是“VR就緒”的。然而有些讀者可能缺少一些關鍵的部件,主要是GPU。無論是Rift還是Vive都要求GPU至少是Nvidia的GeForce GTX 970或者AMD的Radeon R9 290.兩款GPU起價300美元,所以升級是相當大一筆投資。

據 喬恩·佩迪研究,相比2014年的4400萬,外接板/圖形卡(AIB) 去年達到了5000萬的出貨量。 在2015年5000萬的出貨量中,只有590萬臺被認為是“發燒友級別的板卡”,也就是沉浸式技術聯盟總監尼爾·施奈德所說的中到高性能的GPU。 相比2014年的290萬顯著上升。即使GPU銷量增加了,但沒有多少人購買了強大的顯卡,但這對于VR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缺少的組件包括一個強大的CPU以及所需數量的USB 3.0、USB 2.0和HDMI端口。不出所料,大多數受訪者已具備了必要的8 GB或更多內存,以及所需的Windows 7 SP1(64位)或更高。
升級成本
雖然大多數人都能夠(而且將會)在2016年內升級組件,要達到VR就緒升級的成本將會是750美元或更高。再加上兩個主要的頭顯,你仍然需要掏出至少1350到1550美元。(根據你系統的預算,這相當于一臺,甚至兩臺PC的價格)。

那些不能夠承受在2016年升級的人中,大多數將會再等待兩年,直到VR市場價格震蕩結束。然而,一小部分人將會在2017年初或年中升級系統。到時更新的顯卡就上市了,這將壓低目前GPU的價格,因而降低進入VR的成本。話說回來,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會專門為了VR去升級系統。
另一種選擇是購買例如華碩、外星人和微星銷售的VR就緒的電腦。然而,受訪問者中絕大多數——幾乎95%——表示他們不會考慮購買這些建好的PC。為什么呢?因為他們覺得他們可以搭一個更好(而且更便宜)的PC。
總結一下
以上是問卷所呈現的結果,不過這仍然只是讀者群中的一個小樣本而已。正如任何新產品,價格始終是一個問題。有些人愿意比別人先付出成本一開始就拿到。剩余的人則等待評價后再出手,或者在所需的硬件變得更便宜時再購買。
但是,對于一些人來說,問題僅僅是他們還沒有試過VR而已。相比那些試過的人來說,沒有試過VR的人數是巨大的。目前為止,你只能在會議和重大展覽上嘗試一下頭顯。但有了消費者版本,你就可以嘗試你的朋友或家人最近買的頭顯。 如果沒有,你可能很快就會在當地的電子商店里看到它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