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對美國的標志性服裝-牛仔褲青睞有加。有數據表明,只要品牌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這個市場仍有增長空間,
WGSN預計2016年牛仔產品的亞太地區銷售總額將增長4.6%,增長將持續到2018年,預計銷售總額達到103萬億美元。相比之下,到那時美國市場銷售總額是5萬億美元。
正如經濟學家和需求學院院長Louise Keely在《財富》雜志文中寫道,“放棄中國市場絕不是明智之舉:中國消費者下一個十年在家中也將逐步累積消費56萬億美元。
居住在上海的中國市場研究集團分析師Melody Kong談到,盡管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牛仔褲生產國,但不是大的牛仔褲消費國。”
“例如,”她繼續說道,“一個中國消費者平均擁有四條牛仔褲,而全球人均擁有牛仔褲數量是七條。”
來自荷蘭的國際服裝連鎖品牌C&A在中國22個城市有超過60家連鎖商店。它的設計團隊稱,穿著牛仔褲的消費者絕大部分年齡在55歲以下。“牛仔褲在他們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C&A的高層談到年輕消費者群,“但大部分消費者只喜歡主流款式。中國消費者比其他國家消費者要保守些,他們愿意嘗試一些新的設計細節和水洗效果,但不能比他們已經擁有的牛仔褲款式超前太多。”
Kong表示同意,她認為強勁的牛仔褲購買主要來自于年齡15-29歲的年輕消費者。“大部分是青少年,大學生和年輕的專業工作者。”
根據美國國際棉花協會和美國棉花公司2015中國消費者調查,80后和居住在二三線城市的中國消費者最喜愛牛仔褲。對牛仔褲喜愛程度最少的是出生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年長消費者和居住在四線城市的消費者。

在所有喜歡穿牛仔褲的消費者中,中國消費者調查發現,有幾個因素在他們嘗試購買牛仔褲時發生作用:
·37%的消費者表示,他們經常發現當找到一條在材質,款式,剪裁各方面都滿意的牛仔褲時,它的定價往往過高。因此,促銷可一定程度上抵消因價格過高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增加銷售。
·22%的消費者表示市面上牛仔褲選擇太多,讓人目不暇接,甚至手足無措。因此,訓練有素的店員,或者在實體店鋪中按褲型擺放牛仔褲或在網店按褲型分類可簡化這個挑選過程。
·21%的消費者表示找到經典牛仔褲褲型變得困難,甚至喜愛直筒褲型的消費者也有此感受。在男性中,72%的消費者喜愛直筒褲型,緊接著14%的消費者喜愛寬松褲型,11%消費者喜愛修身褲型。在女性中,47%的消費褶喜愛直筒褲型,39%喜愛修身褲型,7%喜愛鉛筆褲型,6%喜愛寬松褲型。
·19%的消費者發現他們再也找不到全棉牛仔褲,對此他們感到不滿。當中國消費者調查問及消費者對傳統棉質牛仔褲和混合了人造纖維牛仔褲的看法時,大部分中國消費者表示,全棉或棉含彈力牛仔褲穿著最舒適(92%),透氣(90%),百搭(86%),時尚(82%),耐穿(77%)。
近來,國際品牌例如American Rag和AG紛紛趁中國市場牛仔消費增長仍有潛力的機會進入這個市場。這個舉措得宜,因為中國消費者調查發現,中國消費者青睞國際品牌,相比國內品牌,經常選擇購買國際品牌。Jeans West,Levi's,Lee和ONLY是2015年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品牌。另外,調查發現,中國消費者最喜愛的牛仔品牌有,Jeans West(20%),Levi’s(14%),Lee(13%),Apple(12%)和森馬(10%)。
Kong談到,和美國市場相似,在中國市場,牛仔褲遇到來自其他休閑褲的競爭。“牛仔褲不僅要和運動褲,例如慢跑褲,瑜伽褲競爭,也要和休閑褲,商務褲型爭奪市場。”她說道,“和西方消費者相比,中國消費者更經常在正式場合,例如工作場所穿著牛仔褲,并搭配正裝,例如襯衫。”
根據中國消費者調查,休閑褲是最受歡迎的下裝,在工作時,出外就餐,外出辦事和居家時穿著。牛仔褲在出外就餐和外出辦事的情境下,是第二大受歡迎的下裝。是工作場合第三大受歡迎的下裝,是居家時第五大受歡迎的下裝。

考慮到休閑運動風盛行,C&A在牛仔褲中融入慢跑褲的褲型。又在下一季設計中增加了落襠褲型。除了迎合休閑運動風之外,C&A的設計團隊認為,下一季流行的褲型有黑色膝蓋破洞牛仔褲,補丁牛仔褲,補丁式漂白和經典水洗牛仔褲。
另外,C&A和Kong認為,中國北方消費者在冬天對保暖有較多需求,所以選擇牛仔褲時,更喜愛真皮或羊毛滾邊的牛仔褲。
考慮到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多,理解中國消費者需求將會成為美國牛仔品牌在中國市場取得增長點的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