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去年的年度銷量之后,經銷商可以喘口氣了。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協會最新調查顯示,2016年1月的庫存指數已由去年12月的71.7%下降至48%。不過,壞消息是,市場需求也大幅回落了近30個百分點(見圖二),汽車經銷商的預警指數因此較去年12月增長了4個百分點,處于榮枯線之上(見圖一)。這讓經銷商對2月的車市毫無信心,超過7成的經銷商不看好2月的車市(見圖五)。
預警指數仍高 庫存指數大幅下降
具體來看,今年1月份的5個預警分指數除從業人員數量較去年12月有所上漲以外,其余四個指數(庫存指數、市場需求、平均日銷量和經營狀況)都較去年12月有所下調。盡管庫存預警指數仍然走高,但是分指數——庫存指數有明顯的下降,下降幅度高達23.7%。這說明1月份月末經銷商庫存量尚可,銷售任務較為合理,1月份的車市開門紅也為經銷商消化庫存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庫存指數走低反映出廠家在經過年末銷量旺季之后,轉嫁給經銷商的庫存壓力較小,經銷商負擔較輕。
另一分指數從業人員數量略升與之前大肆報道的“經銷商倒閉潮”看似矛盾,其實不然。經銷商倒閉針對的是一些小集團,而倒閉后大多數銷售人員仍選擇在汽車行業進行再次從業。另一方面,由于去年年末的業績沖量,經銷商集團急缺人手,在年底招募了不少新員工,年末招募,年初完成培訓入職,這也是導致從業人員人數上升的另一主要原因。
經銷商:開年市場普遍不看好
不過,經銷商似乎并不看好開年的車市。調查顯示,經銷商認為總需求“上漲”的比例從12月的55.3%降至23.6%,降幅達到了31.7%。相對地,認為總需求“下降”的比例從11.9%上升至34.5%,上升幅度同樣不小(圖三)。由此可見,盡管1月車市出現了開門紅,但這些數據表現的是廠家給經銷商的批發銷量出現了增長,實際上消費者的需求,也就是經銷商的零售量并沒有大幅增長,這讓經銷商對開年車市并不樂觀。
經銷商對開年車市不看好的原因在于,1月車市成交量增長的比例從12月份的50.3%下降至22.7%,降幅高達27.6%,認為下降的比例由10.7%升至25.5%,認為“基本持平”的從12月的39%上升至1月份的51.8% (圖四)。
也正是因為如此,經銷商對2月份的市場需求仍持不看好態度。調查顯示,經銷商預計2月份市場需求與上月相比有所下降,認為市場需求“增加”的經銷商比例由35.8%大幅降至2.7%;認為市場需求“減少”的比例由19.5%升至74.5%,對市場需求持消極態度的經銷商數量上漲近六成(圖五)。開年車市零售情況的低迷恐怕要持續一段時間。可以預見的是,車企2月的批發量毫無疑問會大幅減少,這也是“常規動作”,只是同比如出現下跌,那估計車企老大們又要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