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以“經濟新常態下,進口汽車市場正面臨深度調整”為題,深入分析了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在宏觀經濟、政策及市場持續進入變革期下的現狀與困局、發展與策略,并建議跨國汽車公司及時調整過高目標。
數據顯示,2015年1-3月累計進口汽車25.8萬輛,同比負增長17.1%;1-3月經銷商交付客戶進口車同比負增長19.4%;1-2月進口車市場銷售上牌22.3萬輛,同比下滑2.9%;行業及經銷商庫存再現嚴重情況,2月進口車行業庫存4.8個月,經銷商庫存3.4個月。報告認為,2015年,隨著宏觀經濟、政策及市場持續進入變革期,中國進口汽車市場也隨之步入全面、深度調整。大力反腐、深化改革等因素客觀上減少了高消費,進口車消費逐步與居民真實需求接軌,進口汽車市場增速正在進一步放緩。報告建議,經濟新常態下,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的相關參與方需要攜手并進,共同努力構建供求相對平衡、廠商關系更加和諧的生態系統,共同構建進口汽車市場新格局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尤其建議跨國汽車公司應理性認識市場環境變化,及時調整過高的銷量目標,避免由于對市場的過高預期造成的高庫存局面進一步惡化;同時,關注品牌價值的提升,制定合理的商務政策,主動調整和完善廠商關系,提升進口車價值鏈各環節的盈利能力,謀求與品牌授權經銷商協同共贏。
供給、需求雙降,進口車市場增速步入深度調整期
進口量再度面臨深度調整。進口汽車市場供給在經歷了2012-2013年的個位數增長之后,2014年各跨國汽車公司再次加大市場供給,全年進口車達到142.2萬輛,同比增長21.6%。特別是2014年下半年進口車行業庫存深度不斷創新高的情況下,海關進口車數量依然處于高位。
在高庫存壓力下,2015年中國進口汽車市場供給開始出現調整態勢。中國進口汽車市場數據庫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累計進口汽車25.8萬輛,同比下滑17.1%。
從月度走勢來看,2015年一季度各月的進口量均低于2014年同期進口量,再現2012-2013年的“去庫存”調整。
2009年-2015年3月海關進口量
進口汽車市場正面臨深度調整
需求增速明顯回落。受反腐沖擊高消費、進口車國產化等因素影響,進口汽車市場加速回歸理性,A級車成為需求增長主要動力來源。
一季度經銷商交付客戶進口車(AAK)銷量為22.98萬輛,同比下滑19.4%;1-2月進口汽車市場銷售上牌22.3萬輛,同比下滑2.9%。(兩者的差距主要因統計口徑不同,其中AAK數據不包括平行進口汽車市場數據,且時效性為當月數據;上牌數則包括平行進口汽車銷量,且時效性一般延遲1-2個月)。
從月度走勢來看,2015年1月份進口車上牌13.2萬輛,同比下降15.8%;2月份,受平行進口等因素短期拉動,進口車上牌9.1萬輛,同比增長24.8%。
2009年-2015年2月進口乘用車上牌量情況
庫存再現嚴重情況,價格優惠幅度維持高位,經銷商生存狀態繼續惡化
行業及經銷商庫存再度攀升。2015年2月行業庫存(廠商庫存+經銷商庫存)深度為4.8個月,庫存壓力巨大。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經銷商庫存調研顯示,2015年1月進口經銷商的庫存深度為2個月,2月由于銷售較低,庫存深度反彈到3.4個月,經銷商庫存壓力大,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同時,從反映庫存絕對量的庫存指數上來看,該指數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快速上升,至2014年2月略有下降,反映出海關進口量的下滑對去庫存開始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2012-2015年2月進口汽車行業庫存指數-月
進口汽車市場正面臨深度調整
進口車經銷商庫存深度2月大幅提高
進口汽車市場正面臨深度調整 價格優惠幅度維持高位。隨著庫存壓力的逐步增強,進口車市場終端優惠幅度自2014年9月份以來持續加大。截至2015年2月,進口車市場平均優惠6.7萬元,優惠幅度為10.5%,接近2012年的最高值。
分車型看,SUV車型和D級轎車的平均優惠幅度持續加大,其中在2014年上 半年處于加價銷售狀態的部分SUV車型已經出現了優惠,依然呈加價銷售態勢的僅有奔馳GL級。D級轎車的平均優惠則不斷加大至23.3萬元,顯示終端市場轎車銷售壓力不斷加大。
2012年-2015年2月進口汽車市場終端優惠幅度
進口汽車市場正面臨深度調整
品牌、車型、排量、區域均呈現結構性調整
一季度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繼續呈現深化調整格局,品牌格局變化加大、車型呈現結構性調整、排量進一步下移。
2012-2015年2月進口乘用車細分市場趨勢
進口汽車市場正面臨深度調整
從品牌結構看,在高庫存和國產化壓力下,主流品牌加大“去庫存”的供給調整。2015年一季度,在進口量前十名品牌中,有6個品牌的供給同比呈現大幅下滑。從品牌來源國看,歐系品牌仍然占據半壁江山,但整體份額繼續縮小,較2014年全年回落2.6個百分點至56.2%;其中,德系品牌份額有所回升,英系與其他品牌份額縮小。美系品牌在SUV車型的持續熱銷拉動下,以20.6%的份額首次超過日系。從終端銷售層面來看,隨著市場規模縮小及市場調整深入,進口汽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特別是第二陣營品牌表現分化。在1-2月銷售排名中,路虎成為進口車銷售量僅次于寶馬和奔馳的品牌;Jeep品牌位居進口車銷量第四名。
從車型結構看,乘用車市場份額穩定,2015年1-2月在進口汽車市場的占比為99.3%。SUV仍是進口汽車市場絕對主力車型,1-2月在進口乘用車中所占份額為65.7%,銷量前十名車型中8款車型為SUV,其中豐田普拉多、寶馬X5、路虎攬勝三款車型分列前三。但受福特銳界、路虎攬勝極光及英菲尼迪QX50等車型國產化影響,進口SUV車型增長乏力。三大車型中僅有MPV實現正增長,1-2月進口7741輛,同比增長4.9%。
從排量結構看,在國家相關政策引導下,進口車排量進一步下移。2015年1-2月,3.0L以下市場份額達到93.1%,比2014年全年的92.0%提升1.1個百分點。1.5-2.0L排量區間市場份額為32.7%,僅次于2.5-3.0L區間。1.5-2.0L排量區間的進口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產品換代和新增排量車型的拉動。此外,原有車型的進口量增長也很明顯。
2009年-2015年2月進口車市場排量結構變化
進口汽車市場正面臨深度調整 從渠道結構看,區域市場波動明顯。2015年1-2月,進口車的區域分布呈現出新的特征,中西部的中南、西南、西北三個地區進口車份額略有萎縮,占全國銷售份額為42.1%,較2014年全年下滑2.5個百分點。從全國來看,下滑幅度最大的三個省份是四川、內蒙古和浙江,同比降幅分別為20%、15%和12%。 限購城市及其周邊區域進口汽車市場波動明顯,2014年限購的杭州和深圳同比大幅下滑,呈現40%和50%的負增長;而深圳周邊的佛山和東莞在限購傳聞影響下,大幅增長39%和31%。
2015年二季度及全年需求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謹防高供給、高庫存、低需求的市場風險
展望2015年二季度及全年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形勢,預計市場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行業結構調整將繼續深化,需謹防高供給、高庫存、低需求的市場風險。
報告分析認為,從宏觀經濟面來看,全球經濟仍處于危機后的修復盤整階段,增長動力依然較弱,區域風險仍未消除,金融市場動蕩不容忽視;國內經濟仍將平穩增長,但增長動力的轉型壓力、房地產市場調整和地方政府債務負擔高企等因素也在制約增長。從行業政策面來看,行業新政策引導汽車產業發展,推動汽車市場充分競爭。2015年被業界公認為新一輪政策調整下的汽車市場發展“元年”,將是未來十年汽車市場新格局重建的關鍵時期。一季度汽車行業政策環境延續2014年以來新一輪政策調整的格局。從國產汽車市場面來看,2015年汽車市場將大致延續2014年的格局,預計全年汽車銷量增長7%-8%,接近或達到2500萬輛;其中乘用車的增長幅度大約10%,SUV和MPV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速。從新產品供給面來看,2015年4-12月將有47款進口新車投放中國市場,其中7成為轎車,相較2014年同期換代車型增多;同時隨著銷量較大的進口產品陸續國產化,新產品供給拉動市場的力度將持續減弱。
基于以上對宏觀經濟的新常態、行業政策新一輪調整、市場和產品供給的分析,我們預計2015年進口汽車市場需求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行業結構調整將繼續深化。
此外,通過對進口汽車市場行業風險評估,報告認為2015年或將是一個完整的“去庫存年”,2015年進口車行業庫存持續維持高位,進口汽車市場終端價格仍將在低位徘徊。高庫存問題亟待解決,行業蘊含較大風險。
最后報告建議,經濟新常態下,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的相關參與方需要攜手并進,共同努力構建供求相對平衡、廠商關系更加和諧的生態系統,共同構建進口汽車市場新格局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尤其建議跨國汽車公司應理性認識市場環境變化,及時調整過高的銷量目標,避免由于對市場的過高預期造成的高庫存局面進一步惡化;同時,關注品牌價值的提升,制定合理的商務政策,主動調整和完善廠商關系,提升進口車價值鏈各環節的盈利能力,謀求與品牌授權經銷商協同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