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愛早教發布《2014中國早教市場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幼兒教育市場發展迅速,2013年就達到2130億人民幣,并在14年持上升趨勢。早教機構遍地開花,風險資本涌入為其添了一把火。然而教育機構內外管理體系的不健全,在資本推動下逐漸顯現出來。2014年,多家幼兒教育品牌倒閉引起消費關注,第三方監管機制的引入迫在眉睫。
當前,早教機構主要采用連鎖加盟的模式,內容、工具提供源與店鋪被各類早教品牌粘合,進入市場。然而隨著規劃化經營擴張,很多內容端的資源在執行階段就會發生形變。比如一直困擾很多知名早教機構的教師培訓問題,面對相對較高的教師流失率,加盟店為了節省成本,會用以舊帶新的方式,替代品牌中心提供的統一培訓。這種人傳人的方式,必然會在店面終端產生教育內容扭曲。而此時,缺乏第三方監管、評價就讓很多消費者吃了啞巴虧。日積月累,對早教行業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面對幼兒教育部分機構倒閉,七田真CEO馬思延認為“早教服務市場目前出現的關閉現象屬于正常的市場優勝劣汰的表現”,樂博樂博機器人教育的CEO侯景剛則認為:“制約目前早教機構發展的是內部的,比如說內部管理、師資培訓體系等,缺乏這些準備的早教機構將被用戶淘汰”。
隨著教育消費日益普及,巨大的市場機會也帶動了資本進入。2014年7月,森馬服飾收購天才寶貝母公司香港睿稚集團,天才寶貝品牌獨立運營。而此前,一直在北上廣市場占有率較高的金寶貝、美吉姆集團都充滿海外資本基因。
國內二三、四線城市則被價格更有優勢的民辦教育品牌占據,紅黃藍在2011年融資2000萬美金,而東方愛嬰早在2007年即獲得CID400萬美金的風投。2013年,貝恩資本收購瑞思再次激發幼兒教育創業者的信心。
數據顯示,并非只有北上廣的孩子在接受早教服務,中等收入的家庭也不愿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25-35歲的家長群體對于幼兒教育的需求廣泛而強烈。這給了幼兒教育行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對于家長,很多早教機構的推廣,現階段主要還是口碑傳播。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能夠為家長提供有效、有價值的評價信息的在線產品將會產生巨大價值。社交化傳播工具也將為教育機構提供鏈接用戶的最有效的渠道。
對于幼兒教育的發展,七田真CEO馬思延認為“中國線下早教市場目前正在出現垂直細分化、專業化的現象,并且因新的理念、科技的引用,這種趨勢會加快;品牌化是早教領域里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品牌化不等同于做廣告促銷,更需要整個產業鏈上的協同,如第三方的評價體系的建立。”
當下,已有有相當數量早教機構將生活社區作為自己的服務半徑,其中也有與自己原本高端消費圈的定位相結合的,甚至滋生了很多教育地產。根據數據提供的反饋,服務生活社區的早教機構應該結合本地社區的特點,以專業化、垂直化、興趣類早教服務為主要特征,為區域內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
幼兒教育機構在互聯網教育發展的大前提下,機構注定屬于商業模式創新者。美國即將上市的Bright Horizons或許給從業者啟發,面對企業主的“私人定制”早教服務將有機會在未來的早教市場中嶄露頭角。然而,美國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中國成功,如何讓移植避免“水土不服”也將是中國機構面臨的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