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期間兼職遭遇受騙的七成大學生都因于缺少社會經驗和辨別力,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據調查問卷網對2000名受訪者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70.5%的受訪者承認自己或周圍人在大學期間有過被騙的經歷。如何避免大學生上當受騙,53.4%的受訪者建議增強與同學、老師及家長的溝通,49.1%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要嚴格保護自己的隱私。
調查中,66.7%的受訪者指出大學生在求職、兼職時最容易受騙。此外,在面對留學中介39.0%、校園貸35.6%、電信詐騙34.0%、課外培訓31.7%時也容易受騙,其他情況還有:替考或售賣試題29.8%、租房19.4%、網購18.0%、宿舍推銷23.4%、街頭“賣慘”15.8%和考駕照12.6%等。
大學生容易受騙的原因是什么?調查中,68.4%的受訪者歸因于缺少社會經驗與辨別能力;58.2%的受訪者認為是疏于防范,警惕心不強;36.4%的受訪者覺得大學生缺乏思考,行事輕率;36.1%的受訪者指出大學生有些急功近利。其他原因還包括:不加選擇地結交朋友(28.7%)、學校和家庭對于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的教育缺位(26.2%)、提前消費花銷大(25.1%)、騙子作案手段防不勝防(23.5%)、容易同情心泛濫(20.9%)和生活壓力大(13.7%)等。
調查中,65.4%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受騙后首先應該報警,57.8%的受訪者建議保留證據,57.0%的受訪者建議告訴輔導員或家長,39.2%的受訪者認為要和朋友商量,7.9%的受訪者覺得只能自認倒霉。
如何避免大學生上當受騙,53.4%的受訪者建議增強與同學、老師及家長的溝通;49.1%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要嚴格保護自己的隱私;48.2%的受訪者建議理智處事;47.2%的受訪者建議及時求證陌生人提供的信息;41.9%的受訪者認為遇到欺詐行為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41.3%的受訪者指出交友謹慎很重要;32.6%的受訪者建議服從校園管理,遵守校紀校規;30.6%的受訪者建議家庭教育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24.1%的受訪者建議學校組織開展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動。
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據報告表示對于避免大學生受騙,首先,大學生要樹立起安全意識,一旦遇到詐騙,也要及時和家長溝通,以免局面惡化。其次,家長不能因孩子進了大學就懈怠了對孩子的教育。另外,家長自身要提高安全意識,很多詐騙案都是從家長入手的,利用家長關心則亂的心理,哄騙家長打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