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2018年春節還有二十多天,春節期間中國的習俗為添加一份喜氣洋洋的氣氛,千家萬戶鞭炮齊鳴,但煙花爆竹的燃放會進一步加劇空氣污染,近年來,也有很多人選擇不燃放煙花爆竹。
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據調查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與往年相比,50.3%的受訪者感到今年春節家鄉燃放煙花爆竹的少了,61.6%的受訪者認為少放煙花爆竹是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受訪者中,家鄉霧霾污染程度非常嚴重的占16.5%,比較嚴重的占48.2%,一般的占26.8%,不太嚴重的占7.0%,沒有污染的占1.6%。00后占0.5%,90后占19.7%,80后占52.4%,70后占19.5%,60后占6.6%,50后1.1%。
調查顯示,今年春節,61.8%的受訪者家中燃放了煙花爆竹,38.2%的受訪者表示已經不放了。雖然燃放者仍占多數,但與往年燃放情況相比,50.3%的受訪者表示燃放量變少了,39.2%的受訪者認為差不多,僅8.1%的受訪者表示變多了。進一步分析發現,污染嚴重地區和較輕地區燃放情況有了明顯差別。71.0%的家鄉在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地區的受訪者表示燃放量變少了,而污染比較嚴重、不太嚴重和沒有污染地區的燃放變少比例依次為:48.9%、49.3%、16.1%。民調顯示,61.6%的受訪者認為今年人們少燃放煙花爆竹是環保意識提高了,20.4%的受訪者則不這么認為。
除了擔心會引起空氣污染,44.7%的受訪者認為危險容易出事故也是少燃放的原因。其他原因還有:年味兒淡了(35.0%)、都不放也就沒了興致(29.2%)和有禁放令(28.3%)等。
調查中,63.9%的受訪者認為,在污染嚴重的地區,不燃放煙花爆竹是明智之舉,“對空氣污染程度影響太大、太快”;30.1%的受訪者認為并不是,“只是解一時之困,治標不治本”。對于春節期間不再大量、廣泛地燃放煙花爆竹,52.5%的受訪者認為對抑制霧霾幫助很大,51.1%的受訪者提出當務之急是治理環境,43.4%的受訪者認為有舍才有得,是明智之舉,18.6%的受訪者認為不熱鬧了,過年沒氛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