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手機的依賴加劇,聊天軟件已被廣泛使用,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越來越多人養成了秒回的習慣。一方面,秒回被視為是一種禮貌的表現,另一方面,時刻盯著手機也常令人感到焦慮。
廣州市場調研公司據調查問卷網,對200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8.8%的受訪者總是秒回信息,60.0%的受訪者偶爾秒回。56.0%的受訪者認為對方秒回信息是尊重自己,44.5%的受訪者因為秒回沒有完整的大塊時間。
調查中,28.8%的受訪者稱自己使用聊天軟件時總是秒回,60.0%的受訪者偶爾秒回,也有5.6%的受訪者從不秒回,5.6%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進一步調查顯示,27.0%的受訪者會要求別人秒回,33.8%的受訪者不會,39.2%的受訪者雖不愿強求,但期待別人能夠秒回。
為什么有的人愿意秒回或期待別人秒回?調查顯示,56.0%的受訪者認為對方秒回信息是尊重自己,52.3%的受訪者覺得秒回能夠提高在線溝通的效率,39.6%的受訪者不喜歡等人,也不希望自己讓人等,38.0%的受訪者認為秒回是真誠待人的表現,22.1%的受訪者認為秒回能防止自己拖延,20.9%的受訪者認為秒回能讓自己直接面對問題,不逃避。當無法秒回時,82.2%的受訪者會向對方解釋或表達歉意,其中24.7%的受訪者總是會,57.5%的受訪者偶爾會。10.2%的受訪者從來不會為此道歉,7.6%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堅持秒回會對個人生活造成哪些影響?調查中,44.8%的受訪者坦言養成秒回習慣后,偶爾不能秒回反而遭到誤會,44.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沒有完整的“大塊時間”,42.8%的受訪者表示秒回習慣讓自己隨時隨地查看手機,40.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因此難以專注,總是走神兒,27.4%的受訪者坦言因此變得焦慮。也有16.4%的受訪者表示秒回信息提高了朋友對自己的好感。湖南市場調研公司表示每個人使用社交軟件的習慣都不同,應該換位思考,相互理解,而不是強人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