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汽車電子網】2013年中國汽車銷售實現兩位數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汽車產量為2211.68萬輛,同比增長14.76%;汽車全年累計銷售2198.41萬輛,同比增長13.87%。對于眾多車企而言,2013年依舊是個豐收年,銷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車集團分別是: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廣汽、華晨、長城、吉利以及江淮。由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以及廣汽這六家汽車集團形成的銷量“前六甲”格局,依然如故。
圖1.2013年我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前十名企業排名情況
相比而言,2014年促成車市高增長的有利因素將繼續存在。有關業內專家坦言,2014年我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9%左右,二手車市場有望迎來“井噴”行情。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高級經濟師李偉利表示,限購、換車潮、公務員購車等因素,都將繼續影響今年的汽車銷售。由于城鎮化速度的加快,汽車消費的剛性需求依然很旺盛,以及隨著一線、二線城市換購需求的推動,預計2014年中國汽車需求可達2470萬輛,其中,乘用車需求達1860萬輛,同比增長14.3%。
一、中國乘用車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2014年上半年乘用車市場產銷情況分析
根據中汽協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汽車產銷數據顯示:上半年,汽車產量約為1178.34萬輛,銷量約為1168.35萬輛,同比增長9.60%和8.36%,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有所減緩。其中乘用車產銷量約為970.85萬輛和963.38萬輛,同比增長12.05%和11.18%;商用車產銷量約為207.49萬輛和204.97萬輛,同比下降0.59%和3.18%。
轎車方面,上半年銷量排名前十的汽車企業有5家,分別是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上海通用、長安福特、東風日產。而6月份轎車銷量排名前十的汽車企業有6家,除了上述5家外,北京現代也位列其中。
圖2.2014年上半年乘用車前十企業銷量排名
1、長安榜上有名,長城跌出前十
其中,長安汽車是唯一上榜的自主品牌企業。在新車銷量的帶動下,長安汽車銷量持續快速攀升,今年上半年累計增長39.1%至35.78萬輛,市場排名第八位,較去年同期上升四位。
而長城汽車排名跌出前十,主要受轎車市場拖累,其銷量出現滑落。今年上半年,長城汽車乘用車銷量累計28.23萬輛,同比下跌6.0%。其中,哈弗H6保持高幅增長,上半年銷量累計增長61.1%至14.31萬輛,而其他車型銷量均下跌,尤其是轎車板塊,銷量整體下滑48.0%至5.70萬輛。
2、一汽大眾連續四月奪冠,上半年仍不及上海大眾
合資企業中,從3月至6月份,一汽大眾連續四次力壓上海大眾、上海通用,摘奪月度銷量冠軍,不過,其上半年累計銷量仍不及上海大眾。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銷量累計90.62萬輛,排名第二位,銷量同比增長23.7%。而上海大眾依靠1月、2月銷量的大幅領先優勢,上半年銷量增長19.9%至94.05萬輛,排名榜首萬輛。
上海通用在去年同期銷量78.05萬輛,排名第二位,與榜首的上海大眾差距不足4000輛,全年銷量更是奪冠。而今年上半年銷量僅增5.5%至82.32萬輛,不僅被一汽大眾超越,排名降至第三,同時,與上海大眾的差距更是迅速擴大。
3、北京現代穩超東風日產,上汽通用五菱增幅最高
自釣魚島事件之后,北京現代已經穩超東風日產,排名第四位,今年上半年銷量累計55.30萬輛,同比增長8.2%。而東風日產增幅雖然高于北京現代,但想要回到穩居第四位的時代頗有難度。在前6個月中,東風日產僅4月份銷量超過北京現代,排名第四。上半年,東風日產銷量增長20.6%至47.68萬輛,排名第五。
上汽通用五菱雖然是合資企業,但其所銷售的車型全為自主或合資自主品牌,今年上半年銷量41.01萬輛,排名第六位。與去年同期相比,其銷量激增56.1%,增幅在前十企業中最高,其主要是依靠于五菱宏光銷量的增長帶動。
長安福特銷量上半年銷量增長38.8%至40.05萬輛,排名第七位,與上汽通用五菱差距不足千輛。神龍汽車和東風悅達起亞銷量分別為34.32萬輛和31.07萬輛,排名第九和第十位,分別同比增長23.9%和12.4%。
(二)2014年上半年乘用車市場銷量結構變化
圖3.2012-2014年月度汽車銷量及同比變化情況
1、新能源汽乘用車產銷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據不完全統計,5月,新能源汽車生產3770輛,同比增長98.32%。其中,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1014輛,同比增長567.11%,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539輛,同比減少4.26%;生產純電動乘用車1851輛,同比增長176.68%,純電動商用車366輛,同比減少29.21%。
2、汽車行業重點企業經濟效益有所增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1~4月,17家汽車行業重點企業集團完成工業總產值9001.09億元,同比增長13.3%;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093.95億元,同比增長14.7%。完成利稅總額1932.31億元,同比增長31.3%。
3、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5.4%
5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58.06萬輛,同比增長5.4%,占乘用車銷售市場的36.5%,較2013年同期下降2.9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轎車共銷售21.66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1.5%,較2013年同期下降5.1個百分點。
1~5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306.4萬輛,同比增長0.9%,占乘用車銷售市場的38.0%,占有率同比下降3.8%;其中,自主品牌轎車共銷售116.04萬輛,同比下降15.8%,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2.5%,占有率同比下降5.7%。
4、汽車進口市場高速增長
2014年4月,汽車整車出口7.85萬輛,同比下降4.6%,出口金額11.59億美元,同比增長10.1%。1~4月,汽車整車出口28.19萬輛,同比下降8.1%;累計出口金額40.18億美元,同比增長3.3%。
2014年4月,汽車整車進口13.07萬輛,同比增長34.5%,進口金額54.81億美元,同比增長33.2%。1~4月汽車整車進口43.91萬輛,同比增長40.0%;累計進口金額190.56億美元,同比增長46.3%。
二、對中國乘用車市場需求的分析
在綜合行業主要企業的預測意見,結合宏觀經濟發展趨勢的基礎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14年全年需求量約為2385萬輛至2429萬輛左右,中國汽車全年銷量為2374萬輛至2418萬輛,增長率為8%-10%。
全年汽車市場需求量=總銷量-出口量+進口量
2385萬輛=2374萬輛-103萬輛+114萬輛;增長率8%
2429萬輛=2418萬輛-103萬輛+114萬輛;增長率10%
(一)2013~2014年主要乘用車企銷量目標完成率情況
圖4.2013~2014汽車企業銷量目標情況對比表
統計的21家車企中,除了長安馬自達以外,大部分車企2014年的銷量目標均比2013年的要高。其中,廣汽本田、啟辰、長安轎車和寶駿的同比漲幅都超過了50%,寶駿的目標增長更是達到了100%。但上海通用、吉利汽車、東風本田、東風雪鐵龍、鄭州日產等其目標增長率則不到20個百分點,落于人后。
從完成目標的企業來看,廣汽豐田的完成率最高,2013年銷量實現30.31萬輛,超出目標27.5萬輛的一成,完成率為110.2%。上海通用、東風悅達起亞、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完成率也不錯,均超105%;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一汽馬自達實際銷量略超預定目標。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汽車和廣汽乘用車銷量目標完成率均在105%-110%之間。其中,長城汽車完成率最高,去年銷量(含皮卡)計劃70萬輛,實際完成75.42萬輛,完成率為107.7%。
(二)當前我國汽車市場的需求特點
受到經濟增長和多種鼓勵消費政策的疊加作用,近年來我國汽車市場需求保持了連續高增長態勢,需求總量屢創新高,需求結構不斷呈現新變化。
1、汽車需求日益增長
過去一年里,雖然市場不斷受到環保、限購等不確定因素的抑制,但整體市場仍取得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廠商產能快速擴張、新車上市密集及三、四線城市需求增長等有利因素的影響。
總需求量指的是車輛的上牌量,由新車上牌和二手車上牌兩大部分組成,與市場保有量息息相關,比廠商批發量更能體現市場情況。基于預測模型,2014年乘用車市場總需求量為1672萬~1698萬(預測值),增速為10.8%~12.5%,其中中性預測1686萬,同比增速11.7%,增速同比放緩較大。
乘用車銷量在3月獲得環比大增四成之后,進入14年二季度初的4月放緩節奏。據乘聯會的最新監測數據,4月乘用車零售預計環比3月有所下降,但同比仍能保持兩位數增長。北京車展投放的大量新產品刺激、年輕消費群體發力、限購預期激發潛在需求等因素,促使車市避免隨同宏觀經濟探底而出現低迷。在汽車價格走勢方面,2014年一季度汽車價格還總體小幅走高,至3月份價格比去年底累計上漲0.02%。
2、汽車價格逆市走高
預計14年4月狹義乘用車批發量應在147萬輛左右,同比增長13%,環比降6%。市場走勢符合預期。由于2014年1-3月的經銷商庫存增長17萬輛,遠高于2013年同期增長的7萬輛,因此4月的廠家壓庫能力估計較小,加之出口市場依舊低迷,使14年4月的廠家銷量增速慢于國內零售增速。
在終端銷量上,乘聯會預計4月國內零售139萬輛,環比下降4%,同比增15%。崔東樹認為,4月中旬的車展活動拉動市場人氣,而3月的部分新車和價格調整也在4月產生效果。年輕消費群體購車熱、個別城市限購傳聞推動春季車市走強。此外,穩增長措施和房價波動也有利于車市消費。
市場微觀競爭則繼續分化。據分析,2014年4月的主力廠家零售市場沒有出現經濟探底時的車市低迷現象,但部分中小廠家增速放緩。通用汽車發布,4月在華銷量達到27.8萬輛,同比增長6.3%,仍創歷史最好4月份單月銷量成績。上海通用單月銷量達到12.9萬輛、上汽通用五菱更突破14萬輛,但同比增幅均在個位數。
3、公車改革引發車商爭奪
在市面上,隨著各地落實公務車改革方案,釋放了公務車購買私家車的需求,這也成為車商爭奪的新蛋糕。“五一”假期,深圳一場車展上就專門推出了“公改購車”團購活動。“車改之后,公務員的購車需求肯定是增加的。”一位經銷商人士介紹,各汽車品牌都紛紛推出針對公務員買車的優惠方案,經銷商一般在現有優惠上還會給出一兩千元的疊加優惠。
在汽車價格走勢方面,發改委汽車分析師程曉東分析,從供求關系來看,今年二季度國內將有約百萬新增汽車產能投放市場,使產需關系由寬松趨向過剩,促使汽車價格下行。但由于大量新車上市帶動需求釋放,加之大城市限購預期促動提前購車等因素影響,這將使汽車價格將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汽車價格還總體小幅走高,至3月份價格比13年底累計上漲0.02%。其中商用車價格波動上行,一季度商用車價格比13年底累計上漲0.53%,同比上漲2.05%。乘用車價格小幅下降。一季度乘用車價格比13年底累計下降0.38%,同比下降0.51%。2014年進口汽車價格漲多跌少,至3月份累計比13年底上漲1.81%,同比略降0.33%。
4、乘用車需求結構向多樣化發展
受到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和消費意識變化的影響,我國乘用車消費結構呈現由相對單一格局向多樣化發展的態勢。一方面,以往比重較高的轎車和交叉型乘用車比重有所降低。交叉型乘用車受購置稅優惠政策力度減弱等因素影響,增幅明顯減緩。另一方面,SUV和MPV增勢迅猛,市場比重明顯提高。
重型貨車和大客車引領商用車市場全面增長。在經濟增長背景下,客貨運輸需求較快增長,從而帶動商用車市場全面增長,比較而言,貨車銷量增速快于客車銷量增速。小排量汽車需求受政策影響明顯,由于大多消費者對購置稅優惠政策力度敏感,受政策力度減弱影響,節能惠民產品補貼政策的實施,對小排量汽車市場份額回升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進口乘用車與國產乘用車比較分析
汽車業當前面臨的一大不穩定因素是,自主品牌汽車不僅在國內份額持續下降,更遭遇出口下滑的阻擊。2014年一季度的中國汽車進出口市場冰火交融,汽車進出口累計增速走勢分化嚴重,進口增速在2013年的低基數下加速反彈,回升到43%,而出口還持續下降9%。
2014年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和發展潛力并存,一方面主要經濟體仍然較為脆弱;另一方面發展中經濟體由于自身原因及外部經濟環境,經濟發展速度出現明顯放緩,這其中包括直到目前仍在支撐全球需求的最具活力的發展中國家。由此導致中國汽車出口形勢尤其嚴峻。
圖5.中外乘用車市場發展階段比較
縱觀近10年車市銷量走勢,共經歷兩輪高增長期,高速增長后幾年激發增換購增長的高峰,而2014年將是兩次高峰疊加的年份之一。2005-2007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第一輪高速增長期,其平均年增速超過30%,研究數據顯示,這部分車主平均換車周期約為6.3年,因此2012-2014年將迎來換購的增長高峰。
2009-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迎來第二輪高速增長期,在車價降低等因素作用下,這部分車主平均換車周期縮短至4.5年,因此第二輪高峰將在2014-2015年出現。兩輪高增長期帶來的增換購增長高峰的疊加,是推動2014年銷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將帶來一定需求增量。
圖6.城鎮家庭收入結構
受益于“收入倍增計劃”,家庭收入結構將得到優化,家庭年收入大于9萬元的戶數快速增長,預計2014年將占總戶數的30%。隨著更多的家庭跨入購車門檻,將令汽車需求量進一步加大,一定程度上促進14年需求總量的增長。
圖7.居民收入及GDP增速
三、影響中國乘用車行業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新車上市力度減弱,增量減少
上市的新車將從2013年的100多個銳減至2014年的47個,其中20個為全新車型,16個換代車型,11為改款上市車型。
圖8.2014年乘用車級別新車上市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競爭的加劇,2013年汽車廠商紛紛推出重量級車型進入國內市場,共有62個全新車型,例如北京現代的名圖,本田的凌派、杰德等市場表現較佳,極大拉動了市場需求量提升。相對而言14年重量級車型較少,且較多集中在第四季度上市,因而新產品的影響力度有所減弱,對需求量的拉動較13年有所減少。
(二)城市限購,需求量增長不確定
鑒于空氣質量、城市交通的雙重壓力,城市限購趨勢日益嚴峻,且有向二、三線城市蔓延的傾向。北京搖號新政、天津限購限行政策的實施,加大了限購傳聞的可信度,預計2014年將有更多城市加入限購行列。威爾森對全國各大城市的乘用車保有量、車輛密度以及政府態度三方面進行分析,發現杭州、深圳、南京、成都、西安五大城市限購可能性較大。其中,杭州、南京、成都、西安曾有提議出臺限購政策,如果限購正式實施,將導致2014年總需求量減少。
圖9.五大城市限購可能性一覽
(三)取消一般公務車,公務車需求減少
近年三公支出逐年下降,購車方面的消費支出下降趨勢更為激烈。2013年11月,國務院最新頒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確要求取消一般公務車,保留必要的執法執勤、機要通信、應急和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及按規定配備的其他車輛。
對于該政策文件發布對汽車市場的影響,威爾森相關分析認為利弊兩個層面皆存在:一方面,由于一般公務車占公務車總量超過一半,若政府和地方加大相關政策的執行力度,短時期內將會加大二手車市場上牌量,同時將會加大公務人員私人汽車的購買量;另一方面,嚴重抑制了公務車市場的需求量,令2014年新增公務車需求減少。
四、2015年乘用車市場需求及銷量預測
(一)轎車銷量保持穩定增長
2015年轎車市場預計將保持穩定增長,預測2015年轎車銷量增至1700萬輛左右,增長率33.86%。
(二)SUV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由于SUV車型功能多、空間大、通過性好等特點,成為近幾年國內市場熱銷車型。目前SUV市場需求依舊旺盛,銷量會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加上2014年部分企業SUV車型大量上市,預測2015年SUV銷量在385萬輛至392萬輛左右,同比增長28.8%至31.1%。
(三)MPV銷量將保持快速增長
2013年由于車型升級的變化,使得MPV的增長幅度較大,在經過一年的調整后,2014年MPV市場將回復到平穩、快速的增長水平。預計2015年MPV銷量在155萬輛至158萬輛,同比增長18.3%至20.6%。
(四)交叉型乘用車需求仍然維持較低水平
預計2015年交叉型乘用車銷量在145萬輛至147萬輛左右,增長率在-11%至-9.8%左右。
(五)乘用車銷量預測
在綜合乘用車市場細分車型的具體預測情況的基礎上,2015年乘用車銷量約在2500萬輛左右,增長率在27.88%。
結語
盡管2014年有增換購高峰疊加、家庭收入快速增長等因素的推動,但受新車增長放緩、城市限購、取消一般公務車、經濟增長放緩等負面因素的影響,2014年增長動力較2013年略顯不足。2013年市場需求量同比增速高達16.7%,預測2014年總需求為1672萬~1698萬,增速為10.8%~12.5%,其中中性預測1686萬,同比增速11.7%。
由于受轎車產業的發展、關稅下降、進口轎車的增加以及企業生產成本的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轎車的價格總體上將呈現下降的趨勢,并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未來影響轎車市場價格走勢通過在市場機制、內外轎車的激烈斗爭、經營管理的改善、汽車價格的下降、和政府對汽車價格的限制等因素下分析,汽車的發展空間還將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