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半導體照明網訊 沈陽
同質化嚴重的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
近日,筆者走訪沈陽各大燈具市場時發現,在不同的市場、不同的商鋪卻能看到同樣的產品,他們的外形一樣,做工相似,但并不屬于同一個廠家。那為什么不同品牌的經銷商可以擺放外形、質量大同小異的類似產品呢?
通過采訪,一種說法是,這些產品起初的設計源于一個廠家,因為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于是被接下來的“拿來主義”廠家們直接“拷貝”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一個商鋪進來的某個產品走量很好,不超過一周,在“鄰居”商鋪的檔口上,你指定能看到類似的產品掛在那里。
筆者發現,在沈陽燈具市場上,同質化嚴重的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這類產品本身的定位就低,不要求外形獨特設計和高端照明品位,唯一的優勢就是價格較低,迎合了廣大普通消費者的普通照明需求。但是高端照明產品里邊同質化現象較輕,因為高端照明產品的生產廠家一般是大品牌,擁有自己的設計團隊,產品外形設計和科技含量都屬于個人專利!凹词故悄承﹤小廠家看上人家新推出的新產品,想去模仿,也只能是‘有賊心而沒賊膽’”。仕和照明副總經理李同超告訴筆者。
石家莊
產品同質化已經從價格戰向價值戰過渡
近年來,LED照明行業發展迅速,甚至“過火”?缃缙髽I紛紛投資LED產業,傳統照明企業漸漸轉型LED市場,上中下游企業頻頻集結LED應用,LED照明市場飽和,產能過剩。由于行業門檻低,雖然LED廠家增多了,但產品品質并未得到根本提升,業內一時之間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為了生存,很多中小企業開打價格戰。
筆者走訪多家地級市大型賣場發現,如今市場上以專賣店經營的照明品牌,許多專賣店淪為了店中店。一位保定地區的經銷商說,專賣店的產品結構過于單一,產品品類不夠豐富,不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消費結構的需求,在為了盈利情況面前,久而久之,專賣店淪為了綜合店。許多顧客看中的不是質量,而是價格?此葡嗤漠a品,顧客往往會選擇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當市場越發偏向低價產品時,商家越發尋求低廉廠家供貨而降低,甚至忽略對品質的要求,導致整個行業微利經營。
太原
燈飾同質化最顯著的是吸頂燈
日前,筆者走訪了太原大大小小的燈具市場,尋找同質化產品,單在太原現代家居大世界一個賣場大致數了一下,同質化產品非常嚴重,尤其是吸頂燈和廚衛燈最為嚴重,只要是暢銷的產品,幾乎經營燈具的商戶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在店面展示,據一些多年經銷燈飾的商家反映,對于產品同質化,主要原因是入門門檻太低,不論是資金還是技術。從資金上來說,只需要十萬左右的資金,就可以開廠。由于許多燈都是屬于“組裝”的活,所以不存在什么技術門檻。這也導致下游的商戶經營的產品都是大同小異,就是算品牌的產品,只要當地賣的不錯,其他商戶都會去上游尋找產品,搶占市場。
太原走市場,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太原的燈具批發市場,同質化產品最為嚴重,只要款式當地認可,多少錢的產品都能買到,這也給一些做品牌的商戶敲響了警鐘,現在好多商戶為了防止大家的產品都大同小異,專門在門口寫上同行免進,更有甚者店面都是窗簾擋著,在外面根本看不到產品,只能靠導購往店里帶人,燈飾照明行業素來就有入行門檻低的說法,一是所需投入資金少,二是技術含量低。因而燈飾照明行業的同質化非常嚴重。相應的,燈飾照明行業也更需要技術上的創新,來給燈飾行業引領潮流。
西安
以抄襲、跟風等手段實現短期利益最大化
“忽如一夜春風來”。隨著國家禁止白熾燈政策的出臺,LED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各大LED品牌如企一、鳳光傳奇、科思栢麗、亞浦耳、億光、木林森等品牌相繼蜂擁西安,利用各自優勢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與時同時,中低端“三無”小作坊LED廠家無需考慮產品在市場上的生命周期,更不必研究產品的光衰、顯色等參數,以大同小異的產品外形、低廉的價格蒙蔽消費者的眼,這也是筆者在西安市場親眼所見,消費者買一盞燈往往跑遍整個燈城貨比三家后才下單的真正原因。
目前,LED照明產業雖火爆,但陜西市場仍處在發展階段,目前除了商業照明、家居照明應用廣泛,真正進入農村市場的LED產品寥寥無幾,大多農村用戶還停留在白熾燈、節能燈領域,LED民用市場推廣困難重重,致使許多企業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不少企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困局,導致部分企業急功近利,以抄襲、跟風等手段實現短期利益最大化,不求長遠發展,只求一時提“錢”放“價”,最終銷聲匿跡。
廈門
品牌認識的缺失是同質化成風的原因
LED到目前為止就不是一個很有個性化的產品,市面上的流行LED主要集中在室內照明和商照,基本的類型也就是LED吸頂燈、LED面板燈、LED球泡燈、LED日光燈管、LED天花燈、LED筒射燈、燈帶等。不少商家認為產品確實比較單一,產品同質化現象也是普遍存在。
但福建市場有個規律就是市場反應偏慢。很多經銷商認為廠家普遍不是很重視,一些新技術新產品進入廈門,往往會有幾個月到1年左右的周期,比如玉蘭燈、燈絲燈等產品在廈門就很難見到。所以,同質化現象雖然存在,但一些其他地區已經很普遍的產品在廈門,還可以作為一個新的賣點,比如變色LED筒燈,就要看商家如何推介了。另外一方面,終端消費者對LED并沒有品牌認識,曾經有工程商告訴筆者,即使是普通的LED產品,進入了高端會所也成了所謂的高端產品了。甲方尚且如此,普通市民的認知就更模糊了。對品牌認識的缺失,也是導致LED同質化嚴重甚至是抄襲成風的原因。
武漢
大量同質化 價格低的產品充斥市場
在武漢的LED市場,高端市場主要是被雷士、三雄·極光、億光等品牌所占據,他們有著自己固定的客戶群體及各自的優勢產品,所謂的同質化現象并不很明顯。而在低端LED市場上由于產品的差異化不大,同質化現象嚴重,商家彼此之間的競爭非常劇烈,大量同質化、價格低廉的產品充斥市場、商家缺乏自身的特色、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就是當前國內武漢LED照明行業的真實寫照。
以5050燈帶為例,現在市場批發價已經低到了2.6元/米,零售價已經有人賣到了7元/米。LED球泡2.8元一個,買10個還能送3個。由于當前國內的LED照明市場并不成熟,為了搶占潛在市場,部分商家不惜以犧牲品質、利潤為代價,降價出售,價格戰一旦開打,最終將導致整個行業進入微利甚至虧本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