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些父母在孩子讀書階段就全職陪讀,甚至為此辭掉了工作。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據調查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9.4%的受訪者表示家長陪讀現象普遍,但僅24.9%的受訪者贊成家長陪讀。67.0%的受訪者認為家長陪讀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大。
受訪者中,男性占46.5%,女性占53.5%。00后占0.8%,90后占20.6%,80后占51.8%,70后占19.8%,60后占6.0%。
調查中,69.4%的受訪者表示陪讀現象普遍,其中18.6%的受訪者認為非常普遍。21.2%的受訪者認為一般,7.8%的受訪者認為不普遍。具體而言,受訪者認為高中階段出現陪讀的頻率最高,占53.2%。此外,小學階段占36.3%,中學階段占46.7%,大學本科階段占8.4%,研究生階段占1.2%。44.4%受訪者認為家長陪讀對孩子學習幫助大,37.1%受訪者認為幫助小。陪讀一定能帶來好成績嗎?28.6%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和好成績之間沒有聯系,64.9%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和好成績之間有一點聯系,僅6.5%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和好成績之間有很大聯系。
具體來看,44.4%的受訪者認為家長陪讀對孩子學習幫助大,認為非常大和比較大的受訪者分別占6.6%和37.8%,37.1%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對孩子學習幫助小,10.1%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對孩子學習沒有幫助,8.3%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對孩子學習會起到反作用。陪讀的本意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讓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可讓父母沒想到的是,陪讀本身也會給孩子帶來壓力。調查顯示,67.0%的受訪者認為家長陪讀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大,28.0%的受訪者認為一般,3.3%的受訪者認為壓力很小,1.7%的受訪者認為陪讀不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據調查顯示,除了給孩子帶來壓力,72.9%的受訪者認為陪讀會降低孩子的自理能力,此外,影響孩子的交往能力(48.9%)、導致孩子自律能力差(44.6%)和造成孩子好逸惡勞(28.5%)等也是陪讀的不良影響。調查中,24.9%的受訪者贊成陪讀,37.7%的受訪者反對陪讀,37.4%的受訪者覺得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