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據老年保健品消費調查報告調查訪問了800名60歲以及的老年人和800名子女而得出的。報告顯示,老年人與子女在保健品消費認知上有明顯差異,過去一年,13.8%的老人自述保健品消費超過1萬元,但近四成的子女認為父母購買保健品為非理性行為,老年人的實際消費超出子女的預估。
報告顯示,在保健品消費方面,老人人群分為傾向非理性消費群體和傾向理性消費群體。44.9%的老年人有非理性消費保健品的傾向,而這種消費傾向與老年人的學歷、原職務等無關,與年齡、健康狀況和子女關系相關。隨著老年人年齡的提高,這種非理性的占比而快速挺高。如,61-65歲老年人非理性消費保健品占比為28.7%,但到80歲以上該比例達到95.2%。此外,該數據的變化隨著老年人身體狀況的變化以及與子女的親疏程度而發生改變。其中,自述與子女非常親近的老年中該比例為27.8%,自述與子女關系一般的則為63.9%,自述與子女關系比較疏遠或非常疏遠的該比例都達到100%。
父母與子女在保健品消費上有較大的差異,近四成的子女認為父母購買保健品為非理性行為,老年人的實際消費超出子女的預估。子女們認為,父母非理性購買保健品的經歷包括,貪圖小便宜,購買了來路不明的保健品或保健器械;購買的保健品炒出支付能力;或者購買的保健品超出實際需要,大量囤積和浪費。甚至,有25.3%老年人怕子女不認可或者責備,把保健品和保健類器械藏起來。
盡管子女認為父母是非理性消費,并且經常上當受騙,老年人為何熱衷于購買保健品?據報告顯示稱,近四分之三的老人面臨健康問題,68.1%的老人一年內曾購買過保健品,說明老人對保健品的需求是存在的。滬上老年人購買保健品的目的中,59.8%是有助于增強抵抗力的保健食品,49.6%的老年人購買了有助于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49.3%是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的保健品,46.2%有助于骨骼健康的保健食品。但遺憾的是,54.5%的子女認為父母非常健康,僅有50.8%的子女曾為父母買過保健品或保健器械。此外,49.0%的子女表示自己與父母關系非常親切,但僅有17.8%的老人這么認為。因此,不了解老人的真實健康狀況、忽視老人的情感需要,成為子女易犯的兩大錯誤。
此外,調查顯示,89.9%的老年人自述居住環境周圍有保健品商店,菜場、社區門口、社區活動室、大樓商鋪甚至高檔賓館,都成了保健品的推銷陣地。面對無孔不入的保健品廣告,老年人難以招架。
廣州市場調查公司認為對于老年人消費保健品,應建立起組織化的社會支持系統,在親情層面,子女應更主動關心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為老年人購買合適的特殊食品;在政府層面,需要加大社區建設的力度,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立法和執法層面,需要通過法制的手段規范市場,建議引入金融領域內的穿透機制,讓不法商家無法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