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煤炭消費、生產環比下降,煤炭運輸低位回升,凈進口下降,供求關系寬松,心理預期悲觀,市場價格下跌,市場景氣度下降。進入8月中上旬,煤炭生產、消費下降,供求關系依然寬松,心理預期有所好轉,市場價格跌勢趨緩。今后幾個月煤炭需求總體仍然偏弱,9、10月份為消費淡季,冬季耗煤旺季環比回升,波動幅度取決于氣候因素;煤炭供應能力充足,國家對煤炭市場的調控力度加大,煤炭供給有望受到合理控制,供求關系有望朝供求平衡方向回歸,煤炭價格有望趨穩回升;如果調控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在季節性煤炭消費的低谷期仍有可能面臨過剩壓力,煤炭價格依然低迷。
一、2014年7月煤炭市場運行基本情況
7月煤炭市場運行特征為:
1、煤炭需求、生產日均月環比均下降。據測算,2014年7月份商品煤消費量3.1億噸,同比下降3.1%,日均消費量比6月份環比下降0.6%;其中電力、鋼鐵、建材、化工四大行業煤炭消費量分別為1.66億噸、0.53億噸、0.51億噸、0.19億噸,同比增幅分別為-5.8%、-1.5%、1.7%、8.3%。2014年1-7月全國累計商品煤消費量21.58億噸,同比增長0.17%;其中電力、鋼鐵、建材、化工四行業分別為11.68億噸、3.68億噸、3.14億噸和1.12億噸,同比增幅分別為0.4%、-0.9%、0.5%和7.7%。7月份經濟基本面對煤炭需求拉動力度基本平穩,但是水電發電量同比增幅大幅回升,火電發電量同比下降,致使煤炭消費同比下降,煤炭需求偏異指數比上月回落8.1個基點,至-10.5。
生產方面,按煤炭產需存和進出口分析、測算,2014年7月份商品煤產量約2.82億噸,同比增長9.4%,日均產量比6月份下降7.9%;2014年1-7月全國累計商品煤產量20.24億噸,同比增長3.6%。運輸方面,6月全國鐵路煤炭運量1.86億噸,同比增長0.1%,日均發運量比6月下降3.1%;1-7月累計運量13.34億噸,同比增長0.8%。7月全國主要港口煤炭轉運量5851萬噸,同比增長7.7%,日均量比6月下降1.1%;1-7月份累計轉運量39782萬噸,同比增長7.4%。
2、煤炭進口、出口環比均下降,凈進口環比回落。7月,全國進口煤炭2303萬噸,同比下降19.6%,環比6月份下降8.1%;1-7月累計進口煤炭18289萬噸,同比下降2.2%。7月全國出口煤炭31萬噸,同比下降56.9%,環比6月份下降22.5%;1-7月累計出口煤炭348萬噸,同比下降29%。7月全國煤炭凈進口量2272萬噸,環比6月份下降7.8%,同比下降18.4%;1-7月份累計凈進口煤炭17941萬噸,同比減少國內供應291萬噸。
3、全社會存煤處于高位,煤礦、中轉地存煤高于正常水平,終端用戶存煤水平表現不一。7月份煤炭生產仍處在較高水平,環比明顯回落,煤炭進口環比也有所下降,煤炭消費環比略有回升,致使全社會存煤略有減少,但考慮到基數因素,7月份平均存煤水平仍比上月有所增高。7月末全社會存煤可周轉天數38.8天,比6月末減少1.6天;7月末全社會存煤正常度為29.5%,比6月末減少5.4個百分點;結合前兩個月存煤天數變化情況,計算7月份煤炭供求平衡指數-32.2,比上月回落1.4個基點。
分流通環節看,7月末煤礦、中轉地存煤高于正常水平,煤礦存煤天數10.9天,比正常水平高49.7%;主要港口存煤天數23.2天,比正常水平高30.6%,其中秦皇島港比正常水平高27.4%。終端用戶存煤水平表現不一,重點電廠存煤天數25天,比正常水平高50.6%;重點監測鋼廠煉焦煤存煤天數13.3天,比正常水平低5%。
4、市場預期依然悲觀。7月份以來煤炭需求疲軟,港口存煤增高,各方市場主體對市場仍持悲觀預期,環渤海三港錨地船舶數量和預到船舶數量均穩定在較低水平,市場預期指數比上月回落0.9個基點,降至-40.4。
5、市場價格下跌。2014年7月末,全國市場交易煤炭平均報價590.9元/噸,比上月末下跌2.8%;其中焦肥精煤平均報價為944.0元/噸,比上月末下降3.2%,中等動力煤平均報價502.4元/噸,比上月末下跌2.5%。7月30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千克山西優混煤價格490元/噸,比上月末下降35元/噸。總體看,7月份價格繼續走低,煤炭價格偏異指數為-25.1,比上個月回落5.2個基點。
綜上,7月份煤炭消費、供給環比下降,供求表現偏弱,市場價格下跌,煤炭市場繼續處在寒冷區間,煤炭市場景氣指數比6月回落5.8個基點,降至-45.8。
二、2014年8月份煤炭市場運行基本情況
進入8月,煤炭生產、消費均有下降,煤礦產地、中轉地存煤環比下降,終端用戶存煤表現不一,市場預期有好轉,市場價格繼續下跌、降幅收窄。
1、煤炭生產、消費均有下降
2014年8月中上旬煤炭消費環比下降,8月1-20日重點電廠日均耗煤量比上月下降5.6%,同比下降18.9%,重點監測鋼廠日均耗煤量與上月基本持平;判斷8月以來煤炭需求走低。據煤炭運銷協會旬報數據,河北、山西等主要產煤省國有重點煤炭企業8月1-20日煤炭產量、銷量和鐵路運量與上月同期相比,分別下降0.8%、增長2.8%和4.1%;判斷8月以來全國煤炭產量呈下降態勢。
2、煤礦產地、中轉地存煤環比下降,終端用戶存煤表現不一
截至8月20日,重點煤炭企業存煤比上月20日下降0.9%。8月21日北方七港(秦皇島、天津、京唐、青島、曹妃甸、連云港和日照)存煤比上月末下降7.6%;8月20日重點電廠存煤比上月末增長3.4%;8月22日重點監測鋼廠存煤比上月末下降3.7%。判斷全社會存煤略有回落但仍在高位,供求關系維持寬松狀態。
3、市場預期有所好轉
近期以來國際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尤其是對限制煤炭產量、規范煤炭進口正在形成一致預期,在很大程度上支撐煤炭市場預期好轉,從短周期監測數據看,8月份以來單位中轉量的錨地船舶數量持續走高,近日來市場預期指數已經由月初的-40左右回升至接近-30的水平。
4、市場價格持續跌幅收窄
至8月22日,全國市場交易煤炭平均報價576.4元/噸,比上月末下跌2.5%;其中焦肥精煤平均報價為906元/噸,比上月末下降4%,中等動力煤平均報價492.7元/噸,比上月末下跌1.9%。8月20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千克山西優混煤價格480元/噸,比上月末下降10元/噸。
三、煤炭市場后期走勢預測
今后幾個月煤炭供求關系有望朝供求平衡方向回歸,價格有望趨穩回升;如果調控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在季節性煤炭消費的低谷期仍有可能面臨過剩壓力,煤炭價格依然低迷。
(一)煤炭需求季節性波動,較之往年總體偏弱
從經濟基本面看,拉動煤炭需求的基本動力依然偏弱。首先,房地產開發增速進一步下滑。2014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3.7%,增速比1-6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累計增速連續六個月下滑。其中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12.8%,降幅收窄3.6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7.6%,降幅比1-6月份擴大1.6個百分點。當前樓市結構正在發生改變,投資性購房需求正在逐步淡出,以首套及改善型為主的住房需求成為市場主體。當前及未來一個較長時間內,我國房地產市場面臨巨大庫存消化、市場需求萎縮、住宅投資屬性弱化、房地產金融風險加快暴露等主要矛盾,房地產投資增速將進一步下滑。
其次,制造業生產增速回升勢頭減緩。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0%,比6月份減少0.2個百分點。8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降至50.3,結束連續四個月回升勢頭,創3個月來新低。其中,產出指數下跌1.5個百分點,降至51.3,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均大幅回落,分別回落2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復蘇依然在繼續,但動能再度放緩,內外需均有疲軟。國內重工業生產下滑,房地產投資回落,相關工業品價格在淡季繼續走弱,顯示出工業生產整體上維持疲弱態勢;國外,世界經濟仍然低迷前行,對華外貿訂單減少。
最后,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成為穩增長的主要力量。繼今年5月2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發布首批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社會投資項目的通知》,決定在基礎設施等領域,首批推出80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營運的示范項目后,各省也紛紛開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重大項目的建設“大單”,涉及多個領域。在大力推動城鎮化的前提下,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大量的投資機會,正在成為穩增長的主要力量。不過,在政府力爭減輕債務負擔和去杠桿化的當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資金來源是個重大的挑戰,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扭轉整個投資增速下滑勢頭的概率不大。
氣候因素將致煤炭需求出現明顯波動。從7、8月份的表現來看,由于水電來水豐沛,加之核電、太陽能發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發電皆保持較快增長,迎峰度夏高峰期電煤消耗不增反降,煤炭消費旺季不旺。目前迎峰度夏進入后期,9、10月中上旬隨著天氣逐漸轉涼,煤炭需求進入淡季。11月份以后逐步進入冬季儲煤、耗煤旺季,煤炭需求將逐步回升;季節性波動幅度存在不確定性。
綜上,經濟基本面對煤炭需求的拉動力度整體偏弱,非化石能源替代燃煤發電制約煤炭需求增長,判斷未來幾個月煤炭需求與往年相比仍將總體偏弱,蒸發變化將使煤炭需求出現明顯波動。
(二)煤炭供應充足,國家加強對煤炭供應側的調控
煤炭減產成共識。面對煤炭產能嚴重過剩、煤炭企業收益大幅下降的困境,為促使煤炭行業脫困,國家相關部門近期也是密集出臺政策遏制煤礦超能力生產,煤炭企業基本形成合理控制煤炭產量增長、抑制無序競爭的共識,預計下半年全國煤炭產量有望減少10%、近2億噸。
煤炭運輸能力基本充足。近幾年,交通運輸建設成為穩增長的側重點之一,鐵路、公路、港口建設速度加快,煤炭外運能力不斷增強,也加快了煤炭產能釋放。另外,中國鐵路總公司要求所屬各單位取消任何形式的鐵路運輸立戶管理,進一步實現貨運敞開受理,有利于降低煤炭企業的物流成本。總體看,未來幾個月煤炭運輸能力環比增長,加之西南地區水電投產并輸送至東南地區,以及煤炭就地轉化增量較大等多重因素影響,相對于煤炭需求低位波動而言,煤炭運輸增長相對較快,基本能夠滿足終端需求。
煤炭進口平穩回落。《商品煤質量管理辦法》將于近日出臺,《商品煤質量評判標準》也將同時推進,質監部門將加大對進口煤的檢驗力度,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的進口加以限制。由于國際煤價上漲,而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下跌,進口煤價格優勢減弱,加之相關政策對進口煤的限制,未來煤炭進口將繼續保持同比下降態勢。
(三)煤炭市場將朝供求平衡方向回歸,煤炭價格有望企穩
綜上,未來幾個月煤炭需求低位波動;煤炭產能過剩,運力充足,供給能力相對過剩,為遏制煤礦超能力生產,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使煤炭行業脫困的產業政策,煤炭企業控制煤炭生產力度加大,煤炭供應過剩的突出矛盾有望得到緩解。判斷今后幾個月煤炭市場將朝供求平衡方向回歸,煤炭價格將趨穩甚至回升;如果調控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在季節性煤炭消費的低谷期仍有可能面臨過剩壓力,價格也許再度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