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AT全面入駐手機瀏覽器陣營后,瀏覽器將成為O2O戰局中的“超級中轉站”。
中國軟件資訊網9月3日消息,CNIT-Research今日發布的《2014年Q2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進入第2季度后,手機瀏覽器市場動作頻頻,加之世界杯的刺激,手機瀏覽器市場在第2季度有比較突出的變化:1)第2季度瀏覽器市場繼續保持高活躍度,增長平穩;2)UC、海豚被收購,獨立手機瀏覽器廠商前途堪憂;3)輕應用成雞肋,網頁手游表現突出。以下是相關報告內容:
◆研究背景及目的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2014年第2季度,手機瀏覽器用戶使用率有了明顯提升,而由于UC瀏覽器被阿里巴巴吞并,BAT在手機瀏覽器領域再度聚首,BAT開始把控瀏覽器市場,純粹的獨立手機瀏覽器生存空間不容樂觀,不久或將退出舞臺。
CNIT-Research出版的本報告依據第2季度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用戶監測數據,深入探討目前中國手機瀏覽器市場的發展現狀及特點、競爭態勢,以及通過對手機瀏覽器用戶的使用行為進行分析,突顯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用戶活躍情況以及各主要手機瀏覽器的品牌認知及價值。
◆數據來源
該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CNIT-Research對比達咨詢(BigData)數據中心用戶數據樣本經統計分析后的整理結果。此外,研究過程中還充分參考了線上線下用戶隨機調查、專家訪談、企業公開數據及桌面資料等信息內容。
◆研究方法
報告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結合、用戶數據實時收集、特定群體嚴格抽樣、關聯分析等調研方法,使用相關分析、交互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得出研究結果,并根據數據結果和相關信息做出相應的判斷和預測。
◆名詞定義
第三方手機瀏覽器活躍用戶:本報告中是指2014年第2季度中用戶平均每月至少使用過一次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的用戶。
一、中國手機瀏覽器的分類
手機瀏覽器:是指運行在手機上的瀏覽器,并且可以通過GPRS、WiFi等連接網絡瀏覽移動互聯網內容。
根據瀏覽器的來源屬性,目前中國市場上的手機瀏覽器可以規劃為兩大類:
1、手機自帶瀏覽器
手機自帶瀏覽器除了包括我們比較熟知的國產手機出廠預裝的瀏覽器外,蘋果手機的Safari也屬于此類。此類瀏覽器的優勢在于底層適配,軟硬件兼容性非常好,且能提前鎖定用戶群。
2、第三方手機瀏覽器
第三方手機瀏覽器通常被定義為:可以在應用商店自由免費下載并正常安裝使用的非定制手機瀏覽器。
根據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廠商的不同,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又可分為四類:
1)移動化的PC端瀏覽器
比如微軟推出的移動版IE瀏覽器以及谷歌Chrome手機瀏覽器等。此類瀏覽器母體均為PC端的瀏覽器傳統提供商,具有良好的用戶依賴性和口碑,且深刻了解其用戶群的瀏覽器使用習慣,但其與硬件適配性較差。
2)獨立手機瀏覽器
比如被吞并前的UC、海豚瀏覽器、傲游云瀏覽器以及舶來品歐朋瀏覽器和火狐瀏覽器等等,此類瀏覽器廠商并無其他戰線產品,專注手機瀏覽器研發,產品適配性強。
3)傳統互聯網巨頭自產瀏覽器
此類瀏覽器母公司多為全能型互聯網公司比如百度、騰訊等,它們原本已經有能力提供很好的其他互聯網服務,但近年來為了搶占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也都相繼整合推出了自有品牌瀏覽器。
4)電信運營商瀏覽器
比達咨詢(BigData)數據顯示: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的保有量已經達手機瀏覽器市場總量的67%,但是隨著第二季度UC瀏覽器和海豚瀏覽器等獨立手機瀏覽器的相繼被收購,獨立手機瀏覽器的市場保有量占比已大幅下降。
CNIT-Research分析認為,由BAT等互聯網巨頭分享了大部分手機瀏覽器保有量,手機瀏覽器市場已經進入BAT把控節奏。在BAT等互聯網巨頭的不斷夾擊下,獨立手機瀏覽器廠商的生存空間愈發狹小。隨著手機瀏覽器在BAT戰局中的權重不斷提升,手機瀏覽器領域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
二、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發展歷程
影響手機瀏覽器變革進化的重要因素有兩個:平臺和網絡環境。
根據手機平臺和網絡環境的不同,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塞班時代草根瀏覽器爆發時期
2004年智能手機開始席卷中國手機市場,智能手機徹底解決了手機上網的問題,網絡連接模式多為WAP站點模式,航海家瀏覽器首創的智能預讀功能成為加速關鍵技術,手機瀏覽器成為上網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入口。
塞班時代的手機瀏覽器多為自帶瀏覽器,舶來品歐朋瀏覽器以及火狐瀏覽器搶占了塞班時代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的制高點。
這一時期國內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特點為:數量雜多但產品如出一轍,用戶體驗不足,廠商沒有長遠的產業意識,更多的是跟風玩票性質,市場存活期偏短。
2、安卓時代瀏覽器巨頭產生時期
2008年和2009年,iOS和安卓操作系統的相繼推出掀起了移動互聯網的一場變革,手機瀏覽器首當其沖。
2010年到2011年,UC瀏覽器、QQ手機瀏覽器、百度手機瀏覽器相繼推出安卓版本,傳統互聯網巨頭在這個時期開始紛紛推出自家瀏覽器,迅速搶占安卓市場。
而轉型不及時的瀏覽器如GO瀏覽器、航海家瀏覽器等塞班時代的明星產品悉數被淘汰。
這一時期的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特點為:傳統互聯網公司紛紛推出自家瀏覽器,市場競爭凸顯,瀏覽器更為專業化、用戶體驗有質的提升,第三方瀏覽器滲透率超越手機自帶瀏覽器。
3、4G時代BAT瀏覽器惡戰時期
2014年年初4G服務正式運營,移動互聯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014年6月,隨著UC瀏覽器被阿里巴巴吞并,BAT在手機瀏覽器領域再度聚首。
這一時期的第三方瀏覽器市場特點為:瀏覽器產業鏈不斷明朗、盈利模式多樣化,BAT主導作用大。[page]
三、第2季度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環境和市場定位
1、2014年Q2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環境分析
CNIT-Research發布的2014年第1季度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數據顯示,市場份額前三位的UC瀏覽器、百度手機瀏覽器以及QQ手機瀏覽器把控了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的八成市場份額,顯示出強大的市場統治力。
進入第2季度后,手機瀏覽器市場動作頻頻,加之世界杯的刺激,手機瀏覽器市場在第2季度有比較突出的變化:
1)第2季度瀏覽器市場繼續保持高活躍度,增長平穩
進入第2季度,隨著網絡環境的改善以及世界杯的刺激,手機瀏覽器市場迎來了一個高下載量的活躍期,市場下載量較第一季度增長31%,手機瀏覽器仍舊位居中國手機用戶APP活躍度TOP3,種種跡象表明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仍處在一個平穩增長期。
2)UC、海豚被收購,獨立手機瀏覽器廠商前途堪憂
第2季度手機瀏覽器的競爭也愈發激烈,UC瀏覽器被阿里巴巴收購后,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格局發生了巨變,市場前三名位置被BAT牢牢把控,且手機瀏覽器在BAT各家中的戰略布局定位逐漸清晰,產業鏈初步形成,BAT將成今后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的主角。
長期被夾在手機自帶瀏覽器和BAT之間的獨立手機瀏覽器廠商缺乏可持續的產業鏈,發展空間愈發狹小。
3)輕應用成雞肋,網頁手游表現突出
APP被視作對瀏覽器威脅最大的流量競爭入口,以百度瀏覽器為代表的手機瀏覽器一直試圖通過輕應用來抵擋APP的蠶食,但是第二季度輕應用的表現依舊低迷,不少手機瀏覽器甚至已經將輕應用板塊踢出二級桌面。
第2季度瀏覽器使用的爆發點出現在網頁手游上,相關監測數據也顯示,截止6月底,手游用戶已達3.3億,比例已占所有網游用戶的67%,加之國家對于游戲產業的鼓勵放寬政策,ChinaJoy在推動手游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增加了手機瀏覽器的入口流量。
2、2014年Q2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定位分析
作為移動互聯的重要流量入口,手機瀏覽器在移動互聯商業中顯得舉足輕重,由于手機瀏覽器的功能多樣性,其市場定位也被賦予了更多角色,盈利模式也相對多樣化。
長久以來手機瀏覽器一直沒能跳出廣告圈的盈利模式,隨著近年來網絡內容商以及類似于網頁手游等垂直領域的發展,手機瀏覽器的產業鏈日漸復雜,產業鏈中主要角色包括用戶、電信運營商、手機終端廠商、網絡內容服務商、廣告主、獨立手機瀏覽器廠商等。
隨著阿里巴巴的進入,日后這個產業鏈必將更加豐富,盈利模式也將紛繁復雜,就產業鏈主導角色不同而言,當下中國手機瀏覽器行業的盈利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1)移動電信運營商主導下的手機瀏覽器盈利模式
電信運營商涉足瀏覽器市場較晚,目前正處于起始階段。但隨著移動網絡通道的不斷改善,電信運營商在瀏覽器市場的影響效應會愈加凸顯。
電信運營商主導的瀏覽器當下主要盈利模式依舊是傳統的依靠搜索引擎方以及內容信息服務商的流量費分成和預裝授權費。
未來電信運營商主導的瀏覽器仍將以流量費為主導,會員制和電子商務交易費構成多渠道盈利模式。
2)互聯網巨頭企業主導下的手機瀏覽器盈利模式
移動互聯時代流量就是王道,手機瀏覽器作為流量主入口已然成為各大互聯網巨頭的重要戰略工具。
目前主要盈利渠道還是廣告和渠道合作收入。
但是隨著與互聯網企業的其他優勢產品捆綁整合,日后廣告費將不會是主要收入來源,移動電子商務將會成為手機瀏覽器的主要盈利模式。
3)手機終端廠商主導下的手機瀏覽器盈利模式
手機終端廠商開發的手機瀏覽器一般以終端內置的方式面向用戶。
目前主要的盈利收入來自于廣告收入和流量分成,產業鏈較為單一,未來發展前景堪憂。
4)獨立手機瀏覽器廠商主導下的手機瀏覽器盈利模式
獨立手機瀏覽器適配性更強,可塑造性好,因此其盈利模式也呈現多樣化,目前以廣告費和流量費為主要盈利模式,而實力較強的獨立瀏覽器公司比如UC瀏覽器還能依靠游戲分發平臺獲取一定的手游增值費。
如何跨越與電子商務的行業溝壑?一直是獨立瀏覽器企業產業鏈發展的難題,而UC瀏覽器選擇直接加入阿里巴巴來完成跨越,且不說企業獨立上市問題,就盈利模式而言,UC瀏覽器有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四、2014年第2季度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格局
比達咨詢(BigData)數據顯示,2014年第2季度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總體保持發展勢頭。各主要第三方手機瀏覽器活躍用戶市場滲透率中,UC瀏覽器以66.2%的活躍用戶市場滲透率穩居第一,QQ手機瀏覽器和百度手機瀏覽器則分別位列二、三位,活躍用戶市場滲透率分別為41.5%和23.8%,此外,360手機瀏覽器的活躍用戶市場滲透率也達到20.9%,盡管低于前三,但遠遠高于其他第三方手機瀏覽器。
CNIT-Research分析認為,第2季度的UC先是4月份推出自己搜索引擎“神馬搜索”引發搜索行業口水大戰,后于6月份加盟阿里巴巴,再掀手機瀏覽器市場大波瀾,但UC瀏覽器第一位置卻更加牢固,短期內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的市場格局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此外,第2季度適逢世界杯,各家紛紛推出世界杯版本,更加專注產品本身的二三線瀏覽器憑借其靈活個性化的世界杯版本大受好評,市場表現突出,以獵豹、搜狗、火猴等為代表的二三線瀏覽器在第二季度市場份額均有不俗表現,而海豚瀏覽器已7月中旬被暢游收購,增長率排名倒數第二的歐朋瀏覽器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市場表現不佳,市場地位岌岌可危。[page]
五、2014年第2季度中國手機瀏覽器用戶行為分析
1、第2季度手機瀏覽器進入人均安裝同類手機應用個數前五位
比達咨詢(BigData)數據中心數據顯示,第2季度,在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用戶中,一人同時安裝兩款或以上的用戶明顯增加,平均每人安裝1.3個第三方瀏覽器,位居主要應用類別手機應用中的第五位。
CNIT-Research分析認為,2014年以來,特別是進入第2季度,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的用戶使用率明顯提高,一人同時安裝兩款及以上第三方瀏覽器的現象越來越多。說明中國第三方瀏覽器市場格局在下半年仍可能出現一定變數。
2、用戶單次使用第三方瀏覽器時長超過5分鐘的達到近七成
比達咨詢(BigData)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14年第2季度用戶單次運行第三方手機瀏覽器時長在5分鐘以上的達近七成,占比達69%,而5分鐘以內的占31%,其中單次運行超過半小時以上的接近四分之一,達24%。
CNIT-Research分析認為,第2季度用戶使用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的單次運行時長有了大幅提升,這種趨勢在下半年仍會保持,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將成為人們使用越來越多、用戶粘性越來越大的手機應用。
六、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發展趨勢分析
1、BAT手機瀏覽器呈平臺化發展,電子商務成突破口
手機瀏覽器將在日后將不再只是最大的流量入口,相比較于APP的專業性,瀏覽器功能更為全面,更具有發展為真正超級APP的可能性,在BAT全面入駐手機瀏覽器陣營后,瀏覽器將成為O2O戰局中的“超級中轉站”,以瀏覽器為平臺構建多渠道流量入口,真正解決從“人流”到“現金流”之困,BAT瀏覽器的盈利模式也將立體化、多樣化。
2、手游將成BAT手機瀏覽器又一角力場
第2季度的手游市場終于迎來了井噴式爆發,縱然當下有92%的獨立手游在虧損,但在手機瀏覽器領域或者是BAT戰局中,手游市場仍然蘊藏無限可能,BAT手機瀏覽器和手游的關系緊密,手游或將成為電子商務之外的另一塊BAT角力場。
◆報告申明
本報告中發布的用戶監測數據采用了樣本調研方法,其數據結果受到樣本的影響,部分數據不能夠完全反映真實市場情況。
本報告僅作為市場參考資料,CNIT-Research對該報告的數據準確性不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