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場調研公司收集到微信群不良信息監管調查問卷,對1978名使用微信的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對涉及不良甚至非法信息的微信群,85.7%的受訪者支持加強監管乃至取締。在微信群中轉發廣告(64.7%)、轉發虛假詐騙鏈接(48.8%)和傳播謠言(47.8%)是受訪者常遇到的令人厭煩情況,50.0%的受訪者遇到這類情況時會退群。57.9%的受訪者認為傳播隱匿性是微信群成為不良信息發生地的主因。
談到微信群中令人厭煩的情況,轉發廣告(64.7%)、轉發虛假詐騙鏈接(48.8%)和傳播謠言(47.8%)是受訪者經常遇到的。其他還有:發淫穢文字圖片等信息(36.0%)、不征求本人意見直接拉進群(33.1%)、傳銷(28.3%)以及言語輕浮或臟話連篇(24.6%)等。
在微信群中遇到各種不良信息,50.0%的受訪者會選擇退群。其他還有:提醒發送信息的人(41.3%),忽視不回應(35.8%)和“艾特”群主(31.0%)等。
微信群成為虛假、傳銷、詐騙等不良信息發生重地,57.9%的受訪者認為是因為其傳播具有隱匿性,55.9%的受訪者認為是涉及個人隱私,較難監管。其他原因還有: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48.7%),微信群團體性較強(37.1%)和一些網民受利益、欲望等驅使(36.0%)。
如何治理微信群亂象?67.9%的受訪者希望設置個人或群舉報渠道。目前微信中的投訴只能針對賭博、欺詐或傳播謠言等類別進行,“無法針對某個群成員的具體行為進行舉報,也不知道投訴受理后,對這個用戶有什么實質性的懲罰。如果能有一個更便捷的渠道就更好了”。
廣州市場調研公司據數據分析,59.7%的受訪者建議加大對淫穢色情暴力等信息的網絡監管,51.3%的受訪者認為要在法律層面設定群主責任和權力,44.7%的受訪者希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34.1%的受訪者希望通過網絡宣傳提高網民素質及安全意識。
受訪者中,00后占0.8%,90后占24.1%,80后占53.2%,70后占16.2%,60后占4.9%,50后占0.7%。擁有微信群數量為:1~5個(26.9%),6~10個(45.9%),11~15個(20.2%),16~20個(4.7%)和20個以上(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