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收集到一份大學生月生活費調查報告,對大學生群體中隨機發放800份調查問卷,其中女生占調查人數的三分之二,男生占三分之一。調查結果顯示,近三成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超過1500元。
每月生活費的主要開支又是哪些呢?通過數據在線分析不難發現,餐飲伙食所占比例高達48.16%,是大學生開支的主要部分。此外,大學生在購買穿戴和社交娛樂上的開支比例位于第二、第三。
據多名大一新生反映,他們的大學花費主要集中在餐飲、置辦生活必需品及買書、買教材上面。據湖南市場調查公司收集調查發現,新生中女生對生活費的預期普遍高于男生,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男生,女生普遍要從每月生活費中計劃出一筆“置裝費”,用來購買新衣服和化妝品等。除了這些必需消費,不少同學表示要預留出錢進行社交,
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據調查數據顯示,受訪的800人中僅有7人未曾有過網購經歷。網購已成為大學生生活費開支的重要渠道。不少大學生表示利用各大電商平臺主要購買穿戴(28.86%)、零食小吃(16.04%)、生活用品(13.97%)等,涉及種類廣泛。
如果生活費超支會怎樣解決,是找父母要還是另尋其他辦法?針對這一問題,調查數據顯示,向父母要和兼職賺錢者占到半數以上,是最為主流的方式,此外,約有10%的學生嘗試用互聯網金融產品來“江湖救急”。受訪中一位女大二學生表示一個月的生活費是1800元,在同學中間處于中等水平。“大多用在吃飯聚餐上,剩下的錢用在衣服化妝品上。在食堂吃一頓飯要十元左右,加上買水果、酸奶和同學外出聚餐的費用,每月光花在吃上的費用就近1000元。
廣州市場調研公司據調查中還發現,大多數學生表示父母是按月給生活費。但受訪的學生中有不少人提出,希望能夠有“財政自理”權利!吧狭舜髮W,家長應更相信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改變高中時期的管教方式!
一位大學輔導員老師告訴表示,學生的消費行為,還是要根據每位學生家庭的實際收入水平來決定。她建議家長可咨詢學校的常規收費,包括學費、保險費等,并了解當地的消費水平,以及學校食堂價格,以量入為出的方式,有計劃地給予,給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節“財商課”。對于家庭比較困難的學生,目前,各大高校也會有完備的學生助學體系,家長可為孩子申請助學貸款解決學費和住宿費。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費問題,可走國家助學金,遇到突發困難的學生還可申請臨時困難補助。學校還有各種勤工儉學崗位提供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