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場調研公司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利器損傷(針頭等銳利器械傷害)和心理創傷排在護士群體遭受職業傷害的前兩位。其中,約79%的在職護士在工作中遭受過利器損傷,約51.2%的護士遭遇心理創傷。報告顯示,利器損傷和心理創傷排在護士群體遭受職業傷害的前兩位。
該報告的調查對象為在職護士、離職護士、社會公眾、護理院校專業負責人及在職護士長。本次調查回收2300份樣本。
廣州市場調研公司調查顯示,醫療暴力和職業傷害是護士群體面臨的較突出問題。利器損傷和心理創傷排在護士群體遭受職業傷害的前兩位。
調查顯示,在受到的職業傷害類型中,利器損傷占比例最高,占在職護士調查樣本量的79%。對離職護士調查樣本分析發現,在離職前,有68.5%的護士遭遇過利器損傷。此外,約51.2%的護士遭遇心理創傷。噪音損傷、紫外線損傷、粉塵污染、感染等分別排在其后。
報告稱,數據分析顯示,38%的護士所在單位沒有提供有效防護用具。44.6%的護士認為所在單位對護士職業風險重視程度一般或不重視。32.4%的護士認為工作壓力來自于“受到職業傷害”。
廣州市場調研公司在對護士的職業傷害調查中發現,41.2%的護士在近一年內遭受到患者或家屬的過激行為。
通過對樣本數據分析顯示,有80.7%的護士在工作中最看重“獲得尊重”。92%的護士認為“護士工作的社會地位太低”。83.3%的護士不能明顯感受到病人對護士的尊重,90%的護士不能明顯感受到社會大眾對護士的尊重。
報告認為,心理暴力一般不會造成直接身體損傷,但反復多次的心理暴力容易造成心理損傷,護理管理者應重視心理暴力對護士身心健康的影響,并對護士進行如何防范職業傷害的有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必要時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