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3.15國際消費者維權日的勢頭,有媒體針對家居建材市場消費亂象發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建材市場夸大宣傳、偽環保、價格虛高問題嚴重。而家裝市場,逾七成消費者呼吁提升施工技藝。針對互聯網家居產品消費,不滿投訴超過了四成。
家裝市場“報價欺詐”最不能忍
家裝所涉及的環節多,內容雜,消費者需要提防,尤其是家裝質量的驗收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因而很多消費者的維權更加困難。調查問卷顯示,43.75%的消費者表示,一般家庭裝修完在入住兩年后開始出現問題,28.75%的消費者表示,入住三年后便有問題出現,換而言之,超過七成的消費者的裝修問題出現在裝修兩年之后。當然也有22.5%的消費者表示,還未入住便問題重重。
對于家裝市場的亂象,消費者的種種不滿并不是空穴來風,而且大多數問題都與企業誠信息息相關。調查問卷顯示,消費者最不能忍受的家裝公司行為主要包括:報價陷阱、售后服務差、拖延交工、環保超標等問題,其中最被詬病的一大問題就是“報價欺詐”,這種行為主要分為幾種情況,一種是“裝修前低報價、裝修時增項不斷”,有接近七成的消費者均向北京晨報“吐槽”了該種行為,而“使用仿冒材料”和“促銷產品借口缺貨”兩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欺詐行為也被普遍提及;除了“報價欺詐”外,交工“拖延癥”、裝修環保嚴重超標問題的比重均超過了20%。
互聯網家居成“吐槽大會”
隨著年輕一代逐漸成為家居消費的主力人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將目光投向互聯網,包括網購家具和選擇互聯網家裝公司,從調查問卷中可知,消費者選擇互聯網的原因多種多樣,如價格便宜、省事省心省力、線上溝通方便、套餐產品物美價廉,但歸結起來,九成消費者的消費訴求可歸結于兩個字:快、省。但是家居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此類商品無法單純地實現“物美價廉”,消費者存在消費心理落差,加之互聯網家居行業仍然處于初創期,存在諸多問題和漏洞也給消費者帶來了困擾,因而對于互聯網家居行業的調查部分成為了一場“吐槽大會”。
消費者對于目前風生水起的互聯網家裝公司的投訴主要集中在了施工隊伍水平參差不齊、文字游戲套路多、霸王條款太多等問題上,投訴占比均超過四成,但實際上此類投訴項并不僅僅是互聯網家裝的問題,而是包括傳統家裝公司在內的家裝行業普遍存在的通病,只不過在互聯網家裝企業中集中顯現;而消費者不滿的一些其他投訴問題,如產品配置不高、第三方客服面對投訴沒擔當、質保時間太短等,則是伴隨著互聯網家裝興起而產生的新問題。
而在網購家居產品的消費洪流中,消費者普遍對電商與實體店的一些差別保持了謹慎態度:43.75%的受訪者擔心尺寸有偏差,37.5%的消費者認定網店信譽不太可信,此外對于物流環節問題包括安裝送貨另收費、物流步驟繁瑣、送貨慢等細節表示不滿的消費者占比均超過了三成。
當前,家居建材市場亂象凸顯,既給消費者帶來了莫大的困擾,也阻礙了自身發展。家居建材企業要嚴于律己,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