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乘用車市場回顧
2月乘用車零售增長9.5%,加之1月的負增長9%,總體1-2月的累計零售增速僅有-2%,這是近年唯一的1-2月累計零售增速負增長的開局。1-2月的零售走勢偏弱主要是16年的年末市場超強增長帶來的透支效應的影響時間偏長;而春節較早因素導致今年比去年少了10天的節前旺銷期,形成今年節前旺銷期短,節后休眠期長,綜合導致1-2月累計增速偏低。2月的節后產銷周期完整,促進廠家生產增長較快,形成廠家產量高于銷量19萬臺,廠家國內批發高于零售11萬臺的推動式產銷走勢,與16年2月的產銷拉動式降庫存形成反差,也導致2月廠家批發增速20%的好于零售增速的特征。
國家購置稅補貼在16年底退坡后,部分廠家接力廠家補貼到春節前,節后這些小排量車型價格自然回升,也抑制節后的購買力釋放。從乘聯會廠家的周度市場進度看,雖然2月前三周相對1月下滑40%左右似乎較正常,但1月的春節前因透支走勢偏弱理應帶來2月節后顯得環比稍強,但目前看恢復相對較慢。17年開局投資品種表現超強,PPI走強、PMI也處于高位,諸多經濟指標偏強對車市理應帶來一定促進,但從節后的車市恢復看,市場恢復較慢,節后市場觀望嚴重。
因16年2月的車市零售負增長低基數,因此17年2月處于低基數的10%較快增長特征。2月車系走勢分化較為嚴重,合資中的日系稍強。SUV仍舊一枝獨秀。2月的熱銷車增量促進零售提升,形成吉利、廣汽乘用車、上汽乘用車等諸多自主品牌廠家的淡季低基數下的暴增新亮點。
2月新能源車銷量達到1.65萬臺,環比1月的0.54萬臺增長205%,北京政策到位后大幅改善了年初的同比劇烈下滑情況,北京需求拉動新能源產銷快速恢復。
2.3月乘用車市場預測
3月有23個工作日,較16年3月工作日相同,屬于產銷大月。由于17年春節早,3月的車市逐步進入節后的生產活動正常期,投資和價格走強走強對車市的影響逐步體現。。16年3月底是東部國五實施的切換點,庫存切換期的銷量基數偏低。加之今年廠家也希望3月高銷量實現1季度的開門紅走勢,3月批發應好于1-2月的7%累計增速。3月份各廠家為了奪占市場,均會不同程度的加大促銷力度,廠家走勢分化帶來的競爭也將進一步增大。
1-2月的零售增長-2%是低于預期,預計3月增速應高于10%,廠家批發表現也有改善,這也是初步印證我們前期提出的17年增速特征:1月低、春季高、后期穩的拋物線增速曲線特征。
3.北京新能源車上半年爆發
17年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5423臺,低于大家的預期,而2月的新能源車銷量逐步回升,這也是新能源車進入新一輪發展周期的起步期的正常過程。隨著北京的搖號購買新能源車的增量,2季度的新能源車銷量將迅速增長。北京2017年示范應用新能源個人指標額度51,000個,2月配置指標40328個;單位的3000指標配置2601個。這些新配置指標在在半年內上牌,估計在3-7月左右的新能源車進入高潮,隨后的年末新能源車受限于指標約束而急速萎縮,由此形成北京的新能源銷售市場形成計劃性的前高后低局面,這也是計劃市場模式下北京新能源經銷商的巨大課題,如何走過8月后的超低銷量的市場波動也是考驗經銷商的銷售課題,各方應該為新能源經銷商的平穩過度和可持續生存多想辦法。而全國市場的新能源車的銷售因北京的3-7月放量而走勢改善。
4.B級SUV將成為17年車市增長亮點
從05年以來的中國SUV市場持續高增長,11年開始的SUV與轎車走勢分化,消費升級推動SUV化的趨勢持續。從13年啟動的A0級SUV在10%份額開始新品推動了高增長,15年的AO級SUV占據SUV的30%份額,隨后的16年A級自主SUV新品又一次大爆發,形成A級SUV市場份額的回升。由于合資SUV價格體系的相對偏高,近期自主品牌向上突破選擇B級SUV相對較好,近期的長城H7、傳祺GS8、長安CS95等迅速形成月銷數千臺的強勢突破局面,20萬元左右區間的自主品牌逐步站穩。未來隨著自主品牌車企逐步掌握插混技術,較高價格下的技術先進性也就有更多的機會,自主向上突破是可持續的。
5.電動車對柴油車替代日益明顯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對在用車的排放監管也是成為治理汽車霧霾的重要方式。由于柴油壓燃方式的特點,從制造和使用成本的雙重考慮,柴油車的排放達標的造假問題時有發生。例如在用車安裝了網上銷售的尿素螺絲之后,柴油車尿素的使用量大為減少。類似降成本的動態做法成為難以杜絕的問題。治理霧霾的策略總是針對乘用車老舊車,而更嚴重污染的生產資料柴油車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隨著此類問題的凸顯,未來的物流生產資料用車將逐步電動化趨勢,輕卡、微卡和輕客、微客等物流用車從柴油車逐步轉為電動專用車,17年的電動物流車將有高速增長的趨勢。
6.共享單車沖擊網約車購車需求
隨著互聯網+的推動,15年以來的網約車發展迅速,優步和滴滴等成為百姓出行的新選擇。16年的共享單車的迅速成為短途出行或地鐵接駁需求的最佳選擇,近期春暖花開的騎車出行用戶有迅速爆發。網約車的主要客戶與共享單車交叉較多,主要是短途出行。共享單車爆發導致大量短途快車或出租需求變成鍛煉身體的自行車出行。
17年初的合資品牌走勢不強與網約車的需求也是有關的。前兩年大量司機貸款購買中高端轎車品牌做網約車,相對于北京6.7萬出租,據滴滴發布數據說活躍網約車司機就能超越20萬。由此形成全國百萬以上的網約車用車購車需求,這些需求主要是合資中檔轎車。隨著網約車新政策:平臺持證經營、司機持證上崗、車輛持證載客,多地的本地戶籍和本地牌的要求也剔除了大量外地車輛和司機,由此導致外地用戶的大量減少,這也是導致網約車需求劇烈減少。而此時的共享單車又導致目前的網約車短途需求劇烈減少。網約車的購車較去年的大幅縮減也是導致車市低迷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