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北京電:2014年1月全球航企的總運力較2013年1月將上漲6%,相當于新增1970萬個座位;航班數量較去年同期則將增加3%,即新增8.86萬架次航班。
2014年1月來往中東地區的航空市場將擁有最快的增長率,該市場的總座位數和航班數量將分別上漲12%和9%。
本月亞太地區的內部航空市場則再次成為了運力增長量最大的市場,其本月將新增1020萬個座位。
本月重點關注了澳大利亞的國內航空市場及國際航空市場中運力的增長。此外還關注了澳大利亞國內航空市場及國際航空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的航空公司。
2014年1月澳大利亞國內航班的總座位數為670萬個,來往澳大利亞的國際航班的總座位數則超過了400萬個,達到過去十年的最高點。本月澳大利亞國內航班和國際航班的總量較去年同期相比將上漲5.4%,而總座位數的增長率則更高,將達到6.2%。
在座位數方面,本月來往澳大利亞的國際航班的總座位數的增幅明顯,較2013年1月相比上漲了10.4%。本月澳大利亞國內航班的總座位數的增幅與國際市場相比則稍遜一籌,較去年同期的增幅為3.8%。與2006年和2007年1月國際市場運力的萎縮以及2010年國內市場運力萎縮的情況相比,2014年1月澳大利亞航空市場的增長勢頭可以算是非常強勁,僅次于2013年1月的增長情況。
航班數量的增速減緩也顯示澳大利亞的國際和國內市場均傾向于更大型的飛機。
回顧過去10年中澳大利亞國際航空市場和國內航空市場1月的座位數量可以發現,澳大利亞國際航空市場的增速比國內市場略高。在過去5年中,澳大利亞1月的國內航班座位數上漲了27%,而國際航班座位數則上漲了36%。
2013年,澳大利亞國際市場的增長勢頭強勁,每個月的增長率較前一年同期幾乎都上漲了8%。國內市場則只在2013年1月出現了強勢增長,緊接著增長率就開始下降,8月和11月幾乎沒有出現增長。
仔細觀察澳大利亞前五大機場(以總座位數排名)在近13個月的運力增長情況可以發現,總體的增長勢頭均不太樂觀。值得一提的是,這五大機場占據了澳大利亞94%的國際運力。悉尼機場在2013年中旬運力的增長率跌到了最低,目前正處于復蘇階段。珀斯機場的運力增長率在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也出現了強勢反彈,本月的運力增長率達到了15%。
在澳大利亞所有的大型機場中,悉尼機場國際運力在總運力中占的比例最大,該機場有37%的運力均來自國際市場。與此同時,阿德萊德機場的國際運力在總運力中占的比例則是最小的,僅有14%的運力來自于國際市場。
澳大利亞國內航空市場:上演“雙城記”
澳大利亞的國內航空市場在過去幾年中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整合度。在2008年1月,澳大利共有26家航空公司,而2014年1月則僅有16家航空公司。此外,澳大利亞的航空市場中有95%的運力均來自于該國的三大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維珍澳大利亞航空(Virgin Australia(包括虎航澳大利亞公司))和捷星航空(Jetstar,澳洲航空的子公司)。
在澳大利亞的國內航空市場,澳洲航空集團(Qantas Group)依然主導著該航空市場,2014年1月其旗下的兩家公司--澳洲航空和捷星航空共占據了61%的國內航班座位數。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和虎航澳大利亞(目前維珍航空掌控了虎航澳大利亞60%的股份)則共同占據了35%的國內航班座位數。澳洲航空在過去5年中運力增長了18%(對比2008年1月與2014年1月的數據),而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同期的增幅則為23%,捷星航空和虎航澳大利亞同期的增幅更是分別達到了62%和136%。
澳大利亞排名前三的國內航線分別為悉尼--墨爾本航線、悉尼--布里斯班航線和墨爾本--布里斯班航線。澳洲航空和捷星航空在這3條航線上所占的運力比例最大,均占據了每條航線上超過一半的座位數。
由于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在2012年從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轉型成為了全服務航空公司(為更好的與澳洲航空競爭),目前低成本航企占據了澳大利亞的國內總座位數的27%。在2011年1月,低成本航企在國內航空市場中所占的份額達到了最高點,占據了55%的國內航班座位數。
澳大利亞的國際航空市場: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在澳大利亞的國際航空市場中,目前共有49航空公司在提供服務,這個數據在2011年1月和2008年1月則分別為54家和47家。國際航空市場中排名前四的四家公司占據了42%的國際航班座位數。
這四家公司及其在國際航空市場中所占的比值分別如下:澳洲航空(16%)、阿聯酋航空(10%)、新加坡航空(8%)和捷星航空(8%)。
在澳大利亞的國際市場中,過去5年澳洲航空的在該市場的國際運力幾乎沒有增長,而阿聯酋航空則出現了成倍的增長(增幅達到98%)。此外新加坡航空的增幅則為8%,捷星航空則增長了60%,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增長了84%,新西蘭航空增長了7%,亞航X則更是增長了287%。
低成本航企在澳大利亞的國際航空市場中所占的比例遠遠低于在國內市場中所占的比例,僅占據了國際市場15%的座位數。
代碼共享、股份和相互合作
在過去幾年中,澳大利亞的航空公司和其他國際伙伴長期以來所建立的合作關系出現了一些變動。澳洲航空和英國航空分道揚鑣,并轉而與阿聯酋航空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關系,這或將有利于改組澳洲航空在澳洲--亞洲航空市場中的航線網絡,而這正是澳洲航空所需的。然而,澳洲航空本月在澳洲--亞洲航空市場中的份額較去年同月相比則有些許的下跌,從14%下降到了11%。在澳洲--亞洲航空市場中,2014年1月新加坡航空占據了最高的市場份額,共占據了該市場中14%的座位數。
早前不久,澳洲航空還與中國南方航空(CZ)簽訂了代碼共享協議。現階段澳洲航空并沒有開通前往廣州的航班,而中國南方航空則運營著從廣州前往悉尼、布里斯班、珀斯和墨爾本的航線。中國南方航空是澳洲-中國的航空市場中第二大的航空公司,僅次于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中國南方航空占據了該市場21%的運力,因此澳洲航空選擇與中國南方航空合作或將是一個明智之舉。澳洲航空將在中國南方航空運營的航線上與其進行代碼共享,并不會使用自己的飛機運營這些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