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東東營特色農產品(育肥羊)成本收益調查報告
近年來,山東省利津縣緊緊依靠山東黃河三角洲畜產品大市場這一平臺,大力發展畜牧業,特別是育肥羊養殖得到長足發展,育肥羊已經成為東營市特色農產品之一。該地區肉羊產業通過科學育肥、加工、銷售,走上一條“養殖促屠宰,屠宰促加工,加工帶養殖”的良性循環路子,產品遠銷全國17個省市,被國家畜牧總局命名為“中國肉羊育肥基地”。
近期,東營市物價局成本調查科走訪了部分育肥羊養殖戶和畜牧產品屠宰企業,同時與畜牧部門進行了深入溝通,對育肥羊養殖現狀及成本收益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了解。
一、育肥羊養殖現狀
(一)養殖模式初具規模化。目前,該地區已建成各類養殖小區586個(其中標準化養殖小區263個,國家級標準化養殖小區1個,省級標準化養殖小區28個),無公害認證畜產品37個,畜牧合作經濟組織74家,飼料加工企業9家,畜產品加工企業16家,畜牧合作經濟組織71個,發展會員5116人,輻射帶動農戶3871戶。
(二)產業結構相對完善。肉羊屠宰前集中育肥是利津縣飼養業戶的獨創之舉,以育肥綿羊為主品種。養殖戶從內蒙、新疆、黑龍江等地購進7.5~10公斤仔羊,經過三個多月時間集中育肥至50~55公斤左右出欄。育肥過程中主要喂養仔羊豆腐渣、酒糟、棉粕、豆粕、地瓜和花生藤、玉米粉、干草等無公害飼料,每只羊每天生長平均0.38公斤左右。出欄后大部分育肥羊進入“魯北大市場”被“黃金分割”,分解成羊肉、羊頭、羊寶、羊腦、羊筋、羊蹄等40多個品種,不僅增加了育肥羊的附加值,而且提高了銷售商的收益。同時畜牧養殖、畜產品加工、運銷等產業已成為該地區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成為了農民增收的重要方式。
(三)養殖規模較為穩定。通過近幾個調查年度數據顯示,肉羊存欄量和出欄量分別維持在50萬只左右和100萬只以上。2012年存欄量59.05萬只,出欄量132.1萬只;2013年存欄量52萬只,出欄量137萬只;2014年存欄量44.62萬只,出欄量117.72萬只;2015年存欄量47萬只,出欄量128萬只。2014年因受內蒙等羊肉主產區疫情后前期壓欄育肥羊集中出欄和山東病死羊入京消息的影響,銷路出現萎縮,存欄量和出欄量一度減少。但到2015年后養殖數量回暖,規模趨于平穩。
二、育肥羊養殖成本與收益情況
(一)近五年成本收益分析。
一是仔羊和飼料費用對養殖成本影響較大。通過分析2011至2015年調查年度數據顯示:仔羊費用為559.98 元/只,占養殖成本59%左右;飼料費用為330.04 元/只,占養殖成本35%左右;人工費用為16.95元/只,占養殖成本2%左右;其它占養殖成本4%左右;仔羊和飼料費用占養殖成本90%以上,兩者對于養殖成本以及收益影響較大。

二是育肥羊出欄價格持續下跌,養殖戶收益受到影響。育肥羊的出欄價格從2013-2014調查年度6.3元/公斤下降至2015-2016調查年度4.92元/公斤,下降10.16%。出欄價格下降原因:第一,受“瘦肉精”事件的影響,新疆、東北等收購地防疫部門不向利津縣育肥后的活羊發放檢疫許可,出欄育肥羊難以銷往外省,導致出欄價格下跌;第二,受餐飲企業整體發展放緩、消費者購買力較前幾年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羊肉被動需求量減少。第三,大量進口國外肉質好、價格低的羊肉,對國產羊肉銷售量和銷售價格產生很大沖擊,導致活羊收購價格一路下滑。

三是與傳統種植業相比育肥羊養殖收益略優。雖然受經濟疲軟、消費需求減少、進口羊肉沖擊等多重因素影響,近兩年羊肉價格和育肥羊出欄價格持續下跌,但肉羊養殖與種植業相比仍有一定收益優勢。東營市物價局選定的調查戶多為家庭式養殖模式,外雇人員較少,對人力成本計入較少,因此育肥羊養殖利潤率一般保持在20%以上。數據顯示2011至2015調查年度養殖成本利潤率分別為23.55%、33.14%、40.16%、23.67%、28.16%,因此育肥羊養殖收益略高于傳統種植業,大力發展育肥羊養殖對于促進農民增收仍將會起到較為明顯的作用。


注:1、育肥羊調查年度為上年度4月初至下年度4月底。
2、以上數據為選取的利津縣9戶育肥羊養殖調查戶平均值。
(二)2015-2016調查年度成本收益分析。
通過對本調查年度(2015.4-2016.4)利津縣9戶育肥羊養殖戶的調查,育肥羊養殖成本構成為:仔羊439.86元/只,同比下降23.25%;精飼料費221.76元/只,同比下降7.53%;青粗飼料費98.14元/只,同比下降5.53%;醫療防疫費8.86元/只,同比上漲12.01%;家庭用工20.5%,同比與上一調查年度持平。雖然2015-2016調查年度育肥羊出欄價格較2014-2015調查年度11元下降18.18%,但是養殖戶較2014-2015調查年度每只羊多收益128元。主要原因:一是仔羊購買成本大幅下降。2014-2015調查年度仔羊購買價格7.5元/公斤,2015-2016調查年度仔羊購買價格4.45元/公斤,降幅40.67%,僅仔羊購買成本平均減少320元/只。二是受品質、需求等因素影響,2015年秋季開始玉米銷售價格大幅下降,由2014年每公斤0.53元降至2015年每公斤0.4元,每公斤下降0.26元,每只育肥羊節省飼料成本50余元。
(三)2016年上半年成本收益分析。
東營市2016年上半年育肥羊養殖成本總體下降,主要原因:一是2016年年初仔羊購買價格由5.5-5.75元/公斤下降至4.05-4.1元/公斤。二是上半年玉米價格維持在0.425元/公斤、豆粕0.825元/公斤、酒糟320元/噸、草950-1000元/噸。同時上半年活羊出欄時收購價格為4.35-4.4元/公斤,因此養殖戶今年第一批出欄的育肥羊收益相對高于往年同期,中等養殖戶的收益在7萬元左右。但到6月中旬仔羊購買價格上漲至5.5元/公斤左右,同時隨著夏季天氣逐漸變熱,羊肉需求量減少,導致活羊收購價格降至3.6元/公斤左右,加之玉米、豆粕、草等飼料價格不同程度有所上漲,因此近期預測育肥羊養殖成本增加,收益下降。
三、育肥羊養殖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利津縣育肥羊養殖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規模化養殖迅速提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消費觀念和追求生活質量意識的逐年提高,未來育肥羊產業前景整體向好,要進一步發展育肥羊養殖產業仍面臨一些現實問題:
一是土地制約問題突出。目前,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國家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的實施,利津縣后備土地資源越來越少,養殖用地隨之越來越緊張,不僅導致了養殖成本的快速上升,而且壓縮了產業發展空間。目前,利津縣可利用養殖場地已日趨飽和,土地問題已成為育肥羊養殖業擴張發展的第一難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該地區養殖業發展。
二是融資難的問題猶在。當前,養殖戶建設規模養殖場、仔畜及種畜購進都需較高的資金,養殖戶自身積累普遍較少,單靠農戶自有資金投入顯得力不從心。農戶向金融部門貸款均存在手續繁、額度小、貸款周期短,貸款擔保物難認定等問題,貸到款比較困難。大多養殖戶通常只能用手續相對簡便的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但利率很高,通常超過10%,推高了養殖成本。
三是疫病防控難度加大。動物疫病防控是一項長期性、反復性的工作,其工作性質特殊。由于受病原變異、氣候、候鳥遷徙、畜禽高頻率大范圍調運等因素的影響,動物疫病病情越來越復雜,特別受全國蔓延的小反芻獸疫影響對養羊業造成了致命打擊,安全防控成本越來越高,加之獸醫青黃不接,嚴重短缺,養羊風險增大,對利津縣的養殖業構成較大威脅。
四、促進育肥羊養殖業發展的建議
一要制定科學發展規劃。育肥羊養殖業作為利津縣畜牧業的重大戰略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要制定出臺專項發展規劃和扶持措施,特別要通過調整土地利用規劃,進一步保障養殖用地。按照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的要求,集中規劃產業園區,不斷提高舍飼圈養肉羊的比例,加快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帶和產業集中區。要轉變提升傳統養殖模式,向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處理轉變,降低生產成本,提升養殖質量。
二要建立政策扶持機制。建議政府應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不斷提高養殖業的設施裝備水平。加大對標準化養殖小區的財政補貼,對達到標準現代化規模養殖場,按照年出欄總量進行補貼,并能形成長效機制。建設建立育肥羊發展風險基金,在養殖戶遇到養殖風險時,給予養殖戶直接補貼,最大限度減少養殖戶損失。協調金融部門進一步簡便養殖戶貸款手續,提高貸款額度和延長還款時限,增加貸款貼息,讓更多的低收入養殖戶得到發展機會。
三要完善疫病防控體系。逐步建設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防疫員隊伍,不斷提升動物疫病診療水平。建設好動物防疫監測實驗室,增加疫病防疫、監測、冷鏈、防控等設施設備,全面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開展育肥羊保險業務,規避養殖風險,為生產者解除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