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商圈范圍。麥當勞首先會開展繪制商圈地圖工作,商圈地圖的畫法首先是確定商圈范圍,而商圈范圍一般不會越過公路、鐵路、立交橋、地下道、大水溝,因為顧客不會繞過這些障礙物去購物。商圈范圍確定后,麥當勞的市場分析專員便開始分析商圈特征,以制訂地區分布戰略,即規劃在哪些地方開設多少餐廳為最適宜,從而達到通過消費導向去創造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目標。因此,商圈特征的調查必須詳細統計和分析商圈內的人口特征、住宅特點、集會場所、交通和人流狀況、消費傾向、同類商店的分布,對商圈的優缺點進行評估,并預計設店后的收入和支出,對可能凈利進行分析。在商圈地圖上,他們最少要注上下列數據:(1)社區數量、居住家庭戶數及人口數;(2)餐廳所在社區的學校數、企事業單位數;(3)構成交通流量的場所(包括百貨商店、大型集會場所、娛樂場所、公共汽車站和其他交通工具的集中點等。二、人流量抽樣測試。進行抽樣統計在分析商圈的特征時,還必須在商圈內設置幾個抽樣點,進行抽樣統計。抽樣統計的目的是取得基準數據,以確定顧客的準確數字。抽樣統計可將一周分為三段:周一至周五為一段;周六為一段;周日和節假日為一段,從每天的早晨7時開始至午夜12點,以每兩個小時為單位,計算通過的人流數、汽車和自行車數。人流數還要進一步分類為男、女、青少年、上班和下班的人群等等,然后換算為每15分鐘的數據。比如,在店門前人流量的測定,是在計劃開店的地點掐表記錄經過的人流,測算單位時間內多少人經過該位置。除了該位置所在人行道上的人流外,還要測馬路中間的和馬路對面的人流量。馬路中間的只算騎自行車的,開車的不算。是否算馬路對面的人流量要看馬路寬度,路較窄就算,路寬超過一定標準,一般就是隔離帶,顧客就不可能再過來消費,就不算對面的人流量。三、除了繪制商圈地圖和測試人流量外,還要進行對顧客的實地調查。實地調查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以車站為中心,另一種以商業區為中心。以車站為中心的調查方法可以是到車站前記錄車牌號碼,或者乘公共汽車去了解交通路線,或從車站購票處取得購買月票者的地址。以商業區為中心的調查需要調查當地商會的活動計劃和活動狀況,調查拋棄在路邊的購物紙袋和商業印刷品,看看人們常去哪些商店或超級市場,從而準確地掌握當地的購物行動圈。通過訪問購物者,調查他們的地址,向他們發放問卷,了解他們的生日。然后把調查得來的所有資料一一載入最初畫了圈的地圖。通過以上信息在商圈地圖中的整合分析,麥當勞工作人員便能夠從中判斷出具體門店選址所能產生的經營效益。通過多個選址方案與物業成本綜合對比分析,當物業要價超過投資的心理價位時,麥當勞往往不急于求成,而是先發展其他次優的布點。通過別的門店成功,;路段的房產業主感到麥當勞的引進,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身價,于是再談價格,重新布點。麥當勞的門店選址工作,可以說是全球連鎖型企業們的榜樣。通過以上選址要點的分析,我們也能夠看到麥當勞在門店選址工作的用心之處。但智創認為,對于國內的連鎖性企業(包括通信業、金融業)而言,單純的模仿麥當勞,并不能保證自身決策絕對的成功,唯有領悟其精髓,將其與自身所處行業的特征相結合,與自己企業及目標客戶的特點相吻合,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渠道的科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