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近期接到了一個電話調查,如您能回答完全滿意,本店將贈送您300元的汽車保養消費券。”
客戶買車,總要精挑細揀。服務,能不能挑呢?表面上好像可以,咱們喜歡去哪里修車就去哪兒修。可事實上,在服務過程中,消費者又經常處于被動的位置。咱們常看見某些品牌宣傳的客戶滿意度高居某調查的榜首,往往也會“貨不對板”。不信,我們來看看客戶滿意度是如何變味的。
幸運車主:咱被邀請打滿分
上周,剛做完愛車保養的許先生收到來自4S店的一則短信:“如果近期接到了一個010××××的電話調查,如您能回答完全滿意,本店將贈送您300元的汽車保養消費券。”為什么一定要回答“完全滿意”?帶著疑問,許先生致電給4S店詢問。4S店的小姑娘告訴他:“這是第三方的調查與公司業績掛鉤,希望客戶幫個忙,調查時務必回答非常滿意或完全滿意。300元是回報給客戶的獎勵。”在獎勵的誘惑面前,許先生答應了4S店的要求。
以上的情形,您是不是也遇到過?汽車生產廠家請來了第三方調查公司調查客戶滿意度,4S店擔心影響考核成績,偷偷給客戶發短信,并用禮品相送,也算是司空見慣的做法。記者在4S店對車主的暗訪調查中,車主基本表示:如果該4S店服務尚可(沒有糾紛情況下),有禮品還是愿意按照4S店要求做的。當然,也有非常有原則的車主:“服務真不好的話,我也不會給他們面子說好的。因為我下次會換一家做保養。”好吧,車主你不給經銷商面子,經銷商還是有辦法“屏蔽”你,讓你接受不到調查的。不信?繼續往下看。
客戶滿意度:滿意度高4S店可獲獎勵
先來看看傳說中的“客戶滿意度”(即CSR)是個啥,它也叫客戶滿意指數,是對服務性行業的顧客滿意度調查系統的簡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客戶期望值與客戶體驗的匹配程度。在對于汽車廠家和經銷商的客戶滿意度調查中,有來自J·D POWER等機構的數據,也有廠家對經銷商的自身第三方調查監控數據。
汽車品牌狠抓客戶滿意度,本來是一件好事兒。目前,國內所有的汽車品牌對旗下的經銷商都有客戶滿意度調查要求,并且與經銷商的季度考核、每年的返點掛鉤。一般分為兩部分:定期由客服代表電話致電車主調查;請第三方調查公司安排“神秘客”對經銷商不定期調查考核。聽起來,那是相當嚴格、嚴肅、嚴謹的流程。
相信很多車主都接受過客戶滿意度調查的“拷問”,對于經銷商來說,客戶滿意度獎通常在售價1%以內,客戶滿意度低的話,這一項是沒有返利的。假設一間4S店的客戶滿意度很高,可以享受1%的獎勵,那么按10萬元的車計算,也就是1000元。
與汽車調查滿意度有關的哪些“潛規則”
第一式:利誘
對于經銷商來說,客戶滿意度獎通常在售價1%以內,客戶滿意度低的話,這一項是沒有返利的。假設一間4S店的客戶滿意度很高,可以享受1%的獎勵,那么按10萬元的車計算,也就是1000元,所以經銷商很愿意給打滿分的顧客也來點“返點”。
第二式:瞞天過海
“說到上半年的客戶滿意度,有個同行說又拿到滿分了,這太夸張了!我第一反應就問:是不是又作弊了?他倒回答得挺直接:沒,咱憑的都是真本事!”在某4S店做售后服務經理的黃先生說:自己以前總不明白,為什么就連寶馬、奧迪這樣的高端品牌在J·D POWER客戶滿意度也總難拿到滿分,但一些大眾甚至低端的品牌總能輕而易舉拿到第一。在跟同行吃了幾次飯,交流了一下后,終于恍然大悟了。原來,所謂的“真本事”就是在客戶的聯系資料上做做“手腳”。
在廠家委托第三方咨詢公司調研前,汽車4S店會做兩件事:
第一,讓客服打電話給客戶,提醒客戶說最近要有客戶滿意度調查,拜托客戶打滿分,否則自己獎金會被扣掉,希望客戶幫忙,然后給予一定的禮品。
第二,針對確實存在抱怨和怒氣的客戶,這部分客戶一般不會配合調查,肯定會降低分數。解決辦法也很簡單:提供給廠家時,把他的電話故意輸錯幾個數字,更有甚者,把該客戶的電話換成自己人的號碼,代替客戶接受調查。
經銷商有苦訴:沒滿分咱傷不起
回到開頭,無論是哪個調查,車主被要求回答“完全滿意”,這是不是有些過分呢?經銷商卻不這么認為:你幫我們說了好話,我們也會更好地給你“回報”。
在第三方調查當中,很多車主會被問到銷售和售后的各種問題,如“前臺接待的服務”“接車時間”“復質量”等調查,如果沒有4S店的提醒,基本上用“挺好的”“還可以”這樣的詞匯就敷衍過去了。可就是這樣的詞匯往往讓經銷商“傷不起”。
采訪中,經銷商基本會向記者訴苦:在客戶滿意度調查中,“挺好的”“還可以”就相當于不合格。也有些廠家在調查中使用“5分制”或“10分制”,以某品牌為例,如果客戶給某項服務打了8分以下,那就被定性為“猶豫不決者”,對于經銷商的考核成績,等同于不合格的意思。
客戶滿意度不合格意味著什么呢?對于經銷商來說,每個季度都會收到一份廠家發來的客戶滿意度調查報告,這份報告上如果最終全年得分極高,那么會有額外的獎勵。但如果不合格,后果則很可悲——可能今年就不能拿到廠家給的“返點”!而返點的錢往往關系著經銷商生存的命脈。
“剛開始建店的兩年,不懂客戶滿意度怎么弄,老是不合格,白干了幾個季度。”本地一位經銷商老板向記者回憶起前幾年,不禁有些唏噓。如今他的店已經蒸蒸日上,再也沒有被客戶滿意度調查困擾的煩惱。他說,雖然客戶滿意度拿高分所獎勵的錢,請客戶吃一次較好的宴席就花光了,但是對于拿到返點的合格線,他們的客戶滿意度的分數已經可以“控制”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