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事實問句
事實問句是要求被調查者依據現有事實來回答問題,不必提出主觀看法。諸如“你使用的空調器是什么牌子的?”“你家庭的年人均收入是多少?”“你的職業是什么?”等等。這類問題常用于了解被調查者的特征(如職業、年齡、收入水平、家庭狀況、居住條件、教育程度等)以及與消費商品有關的情況(如產品商標、價格、購買地點、時間、方式等),從中了解某些商品消費的現狀。這類問題對調查人員確定某類產品的目標市場有很大的幫助。
事實問句的主要特點是問題簡單,回答方便,調查覆蓋面廣,調查結果便于統計處理,但也存在著不足,如由于時間長等原因,被調查者對某些事實記憶不清,或由于某些被調查者的心理因素影響,而使回答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失真。
2.意見問句
意見問句主要是用于了解被調查者對有關問題的意見、看法,要求和打算.例如“你希望購買哪種牌號的自行車?”“你打算何時購買高級組合音響?”等等.這類問題可以幫助調查人員了解被調查者對商品的需求意向,使企業能夠根據消費者需求不斷改進產品設計,經營運用對路的商品,從而增強企業的生存能力。”
意見問句的主要特點是從這類詢問中可以廣泛地了解消費者對需求的要求、打算、意見,為決策者提供未來需求信息.但它也存在著不足。其一,這類詢問僅能了解調查者的意見、看法,而無法了解產生這些意見、看法的真正內在原因。如上面提到的問題“你希望購買哪種牌號的自行車?”詢問這一問題,調查者只能知道消費者喜歡哪種牌號的自行車,而并不能了解消費者究竟喜歡這種牌子的哪些方面,是質量?顏色?式樣?還是其他?等等。其二,是這類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受心理因素影響。如在了解消費打算等問題時,被調查者會因家庭財產問題而不愿說真話等。
3.闡述問句
闡述問句(又稱解釋問句)主要是用中調查者想要了解被調查者的行為、意見、看法產生的原因。根據詢問是否給出問題的選擇答案,相應地可分為封閉式闡述詢問和開放式闡述詢問。這類詢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事實詢問存在的不足。如前面提到的事實詢問“你希望購買哪種牌號的自行車?”若想進一步了解購買行為的原因,可提出“您為什么希望購買這種牌號的自行車?”這就是闡述性詢問。
闡述問句的主要特點是能夠較為深入地了解消費者的心理活動,從而找到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為解決問題提供依據。但是這種詢問也存在不足,其一是結果技為復雜,尤其是開放式的闡述問句,答復的結果不易整理;其二是此類問題涉及被調查者的主觀因素較前面兩種詢問多,被調查者因各種原因而回避問題,或只講問題的次要方面,從而使調查結果購真實性受影響。
4.自由回答式問句
自由回答式問句又稱開放式問句,這種問句的特點是調查者事先不擬定任何具體答案,讓被調查者根據提問自由回答問題.例如“你喜歡穿什么式樣的秋季外套?”“你對我廠生產的X X牌空調器有何意見?”這種詢問方式因事先不提供回答答案,能使被調查者思維不受束縛,充分發表意見,暢所欲言,從而可以獲得技為廣泛的信息資料.但由于被調查者的回答漫無邊際,各不相同,使調查結果難以歸類統計和分析。
自由式問句比較適用于調查受消費者心理因素影響較大的問題,如消費習慣、購買動機、質量、服務態度等,因這些問題一般很難預期或限定答案范圍。這種詢問在探測性調查中常常采用。
5.是否式問句
是否式問句又稱二項式問句,偽真式問句。這種問句的回答只分兩種情況,必須二者擇一。例如
“你是否喜歡牡丹牌彩電?” 是() 否()
“你今年是否打算購買自行車?” 是() 否()
這種問句回答簡單,調查結果易于統計歸類。但這種問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被調查者不能表達意見程度差別,回答只有“是”與“否”兩種選擇。若被調查者還沒有考慮好這個問題,即處于“未定”狀態,則無從表達意愿。
6.多項選擇式問句
多項選擇式問句是對一個問題事先列出幾種(三個或三個以上)可能的答案,讓被調查者根據實際情況,從中選出一個或幾個最符合被調查者情況的作為答案。例如,某手表廠欲了解本企業產品在同類產品中的市場占有率,設計問句:
“你所使用的手表是哪一種牌號的?”
a西湖() b寶石花() c梅花()
d上海() e鐘山() j天津()
g天霸() h其他()
多項選擇式問句保留了是否式詢問的回答簡單,結果易整理的優點,避免了是否式詢問的不足,能有效地表達意見的差異程度,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靈活的詢問形式。使用這種問句有一點值得注意,即在設計選擇答案時,應考慮所有可能出現的答案,否則,會使得到的信息不夠全面、客觀。
此外,在多項選擇式問句中,有一種專門用于測量消費者滿意程度的量表,有對稱性量表和不對稱性量表兩種形式。例如詢問消費者關于某一滋補保健品的效果時,可以設計如下兩種五段量表:
對稱性量表
好 較好 一般 較差 差
( ) ( ) ( ) ( ) ( )
非對稱性量表
很好 好 較好 一般 差
( ) ( ) ( ) ( ) ( )
最后分別統計五種情況所占的百分比,確定這種商品在消費者中的總體滿意程度。
7.順位式問句
順位式問句,是在多項選擇式問句的基礎上,要求被調查者對所詢問的問題的各種可能的答案,按照重要程度不同或喜愛程度不同,對所列答案定出先后順序。例如,對于詢問“您選購電視機時,對下列各項,請按照您認為的重要程度以1,2,3,4,為序進行排序:
a 圖像清晰( ) b 音質好( )
c 外形漂亮( ) d 使用壽命長( )
也可以對不同牌號的同類產品的喜愛程度進行排序。例如:
“下列牌號牙膏中,請根據您喜愛程度,以1,2,3,4,5,6,7序號進行排序:
a 潔銀( ) b 黃岑( ) c 中華( )
d 兩面針( ) e 美加凈( ) f 芳草( )
g 永南雙氟( )
這種詢問方式回答較為簡單,易于歸類統計.但須注意避免可供選擇的答案的片面性
。
8.程度評等式問句
程度評等式問句的特點,是調查人員對所詢問問題列出程度不同的幾個答案,并對答案事先按順序評分,請被調查者選擇一個答案。例如:
“你對我廠生產的自行車質量有何看法?請在相應的( )中打V”
很好( ) 好() 一般()較差()差( )
2 1 0 -1 -2
將全部調查表匯總后,通過總分統計,可以了解被調查者的大致態度。若總分為正分,表明被調查者的總體看法是肯定的;若總分為零分,表明肯定與否定意見持平;若總分為負數,則表明總體上是持否定看法。
這種問句形式,也常被用來對不同牌號的同類產品進行各種性能的評比,例如,欲在某一范圍內進行一次電視機質量評比,評出各種牌號的等級或名次。要求被調查者“根據下面的評分標準,給下列牌號的電視機質量評定分數,分數填入括號內。”
a上海() 評分標準
b飛躍() 很好 10分
C金星() 較好 8分
d西猢() 一般 6分
e熊貓() 較差 4分
f牡丹() 差 2分
g黃河()
h北京()
9.過濾式問句
過濾式問句,是逐步縮小提問范圍,引導被調查者很自然地對所要調查的某一專門主題作出回答的問句形式。這種詢問法,不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而是采取投石問路,引水歸渠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深入,最后引出被調查者對某個所要調查問題的事實想法。這種問句形式通常用于了解核調查者對回答有顧慮或者一時難以直接表達的問題。例如,某企業欲了解消費者對購買電視機是否影響孩子學習的意見。若一次性提問(非過濾式提問):
“你不購買電視機是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嗎?”
上述問句會給被調查者一種很唐突的感覺,是不妥的提問法,因為不購買電視機往往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很難直接回答,可用如下過濾式問句提出問題:
“你對電視機印象如何?”
“你是否限制孩子看電視?”
“你認為看電視有什么容處嗎?"
“有人說看電視對孩子學習有影響,也有人認為看電視設有影響反而有好處,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從上面的例句中,我們可以看到,通過調查人員的逐步引導,使被調查者有一個逐步考慮問題的過程,從而自然真實地回答了調查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