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注顧客的體驗
企業應注重與顧客之間的溝通,發掘他們內心的渴望,站在顧客體驗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能否設計有效的體驗價值,最關鍵一點就是一定要獲得顧客情感上的共鳴。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在購買服裝時,如果一家服裝店不能讓顧客試穿的話,很多顧客就會馬上離開;購買品牌電腦時如果消費者不能親自試試性能感覺一下質量,大多數消費者就會對其質量表示懷疑;購買手機時如果銷售人員不太愿意讓顧客試驗效果,顧客馬上就會揚長而去…… “”因此,對于企業經營者來說,提供充分的顧客體驗就意味著能夠獲得更多消費者的溝通機會。
2、以體驗為導向設計、制作和銷售你的產品
一杯咖啡的成本可能要不了幾塊錢,但它當被包裝為“商品”(goods)時,一杯就可以賣十幾、二十塊錢;當其加入了“服務”,在咖啡店中出售時,一杯最少要幾十塊至一百塊;而如果能讓咖啡成為一種香醇與美好的“體驗”,一杯就可以賣到上百塊甚至是好幾百塊錢。增加產品的“體驗”含量,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眾所周知,去一家比較好的咖啡廳去喝一杯咖啡時,化上幾百元一點也不心疼,但如在一家小賣部喝一杯咖啡,化上幾十元都覺得心疼。為什么兩者之間有如此大的心理差價呢?我想這是因為同樣的咖啡在不同情景環境下所給予顧客體驗的價值感是不一樣的。
3、體驗消費情景
企業行銷人員不要去孤立的去思考一個產品(質量、包裝、功能等),而是要學會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娛樂、店面、人員等)來創造一種綜合的效應以增加顧客對產品及企業品牌的體驗;不僅如此,還要跟隨社會文化消費流行趨勢,去思考顧客所表達的內心渴望的價值觀、社會消費文化和生活的意義。
顧客購物售前、中、后的體驗已成為增加顧客滿意度和品牌忠誠度的關鍵決定因素了。這是商品嚴重同質化所導致的,在產品的功能性無法分出高低情況下,各品牌經營者要想獲得顧客的高度認同,唯一可取的辦法是先讓顧客去體驗我們的產品外延的感覺,感覺好,自然而然對該品牌的印象也就好了,所產生的情感偏愛也就不一樣了。
因此,要想讓顧客獲得對你的品牌產生良好的消費情景,讓顧客感受到你的產品品牌價值與眾不同,那就要在每一環節上用心而細心對待顧客消費體驗,只要有一環節沒有讓顧客體驗到品牌價值所在,顧客對你的品牌和所屬產品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說,售前、售中、售后三大環節的顧客消費情景體驗是連接品牌與顧客關系的不可缺少的紐帶。
4、顧客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
一般說來,顧客在消費時經常會進行理性的選擇,但有時候會有狂想、感情、快樂的追求。企業不僅要從顧客理性的角度去開展營銷活動,也要考慮消費者情感的需要,因為人通常是具有兩面性的,即感性與理性,行銷人員能否把握好理性思維來創造情感的歸屬,是推動顧客對品牌忠誠的一重要的環節。
5、體驗要有一個“主題”
體驗要先設定一個"主題",也就是說:體驗式營銷是從一個主題出發并且所有服務都圍繞這主題,或者至少應設有一“主題道具”(例如一些主題博物館、主題公園、游樂區、或以主題為設計導向的一場活動等)。消費者不僅是理智的更是感性的,消費是一種整體體驗,功能價值不是唯一的,如何讓顧客對企業和品牌產生感覺、感受、思維、行動和關聯才是最重要的。
消費者是有體驗要求的活生生的人,消費者要的是娛樂、刺激、受教育、被打動和有新意的挑戰,消費體驗常常是為了追求幻想、感覺和樂趣。可口可樂“芬達”近期的推廣主題是“開心看法在芬達”,不再僅僅強調芬達的口味,豐富的氣體等功能利益,而是鼓勵青少年們和朋友一起釋放壓力,尋找樂趣,推廣一種對生活的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