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高端男裝消費者品牌意識較強,品牌忠誠度較高。
31%的男性消費者購買服裝時會提前想好要購買的品牌,然后再挑款式;甚至有16%的消費者在購買前將品牌和款式都已經明確,可見,男裝消費者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意識。從數據可以進一步看到,對于有品牌意識的消費者,如果沒有自己想要購買的品牌不會將就購買其他品牌,絕大部分消費者會選擇到別的店購買,更說明了男性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用現在的話可以叫品牌粉絲)。
2.“有自己的品牌理念”才能讓男性消費者更加認可。
“大品牌”應該具備自己的品牌理念以及較高的知名度, 而價格貴、廣告多、很少打折或者折扣很小、邀請大量的名人明星做代言人等并不一定是“大品牌”。因此,要塑造“大品牌”高檔男裝,“獨立自主的品牌理念”最為重要,而邀請大量的名人明星代言,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品牌的檔次,因此名人明星代言不在于其“數量”的多少,而在于其“質量”的高低,名人明星代言活動需要轉化到詮釋品牌的核心理念上來。
衣服是穿給誰看的?
1.穿給別人?穿給自己?兩種觀念的PK。
總體來看,對于穿衣的理念,消費者的觀點比較平均,52%的男性消費者認為衣服是穿給別人看的,48%的消費者認為衣服是穿給自己看的,穿給別人代表一種外向型的需求,而穿給自己代表一種內向型的需求。從兩類人群的特征來看,外向型需求的人群更加年輕,收入相對更高,購買的服裝款式也更多,有著更強的服裝消費需求和更大的消費力;而內向型需求的人群年紀較大,收入也相對較低,休閑裝就能很好地滿足他們的需要。
結合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更有價值的”男性服裝消費者呈現出更加外向型的需求,更加看重別人的評價,因此男性對品牌也會更加看重。
2.不同場合時機要有不同的搭配,男性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
絕大多數的消費者認為男人應該在不同的場合穿著不一樣的服裝。在正式場合,除上班和舞會之外,消費者都選擇單排扣西服作為主要穿著的服裝,而在休閑場合,消費者選擇隨便穿的比例較高。可見消費者在不同場合穿著的選擇準確性并不高,而消費者這種意識是比較強烈的,但是目前沒有一個品牌針對其進行相應的“培訓”,因此在銷售現場對于不同場合穿著不同衣服的演示非常重要,如果某個品牌率先采取相應的“教育”策略,備配專業的“導師”進行現場的指導,將可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