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工作太忙,沒時間鍛煉。健身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嗎?記者走進石家莊時下最紅火的幾家健身房后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在這里找到了快樂——
2012年的北京馬拉松30000個名額6天報滿;2013年只用了3天,30000個名額就被搶完;2014年則僅僅13個小時,30000個名額就被一搶而空。之后進行的上海馬拉松報名更是令人瞠目,僅僅4個多小時,15000個網上名額全部報滿。
報不上名的怎么辦?從網上買名額。在北京中關村的一些網店上,上海馬拉松名額報價是:半馬名額每個3000元起,全馬名額每個5000元起。而官方報名費半馬僅50元,全馬僅60元。一位倒票者坦言:“現在賣馬拉松名額比賣iPhone賺得快,也賺得多。”
北京和上海馬拉松的連鎖效應,引發了馬拉松熱潮,2014年杭州國際馬拉松報名人數破紀錄地達到近25000人,半馬和全馬的參賽人數幾乎是上一年的一倍。
從2013年開始,似乎一夜之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匯入了健身熱潮。
涌入健身房
在石家莊邁峰健身俱樂部,總經理鄧義正在指導初級健身者訓練。
從事健身行業8個年頭的鄧義絕對是資深專家。“從2014年下半年到現在,石家莊增加了10家健身房。其中邁峰4家、藍卡3家、康美2家、金仕堡1家。”鄧義說,“而且這10家健身俱樂部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
從石家莊市場看,健身市場的火爆幾乎與全國同步,都始自2013年。從業內人員的角度看,這似乎是一個爆發性的質變。以鄧義為首的專業人士分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霧霾的影響,以及健身成為時尚,促使大量的健身愛好者涌入健身房。
在邁峰健身俱樂部里,除了傳統的力量訓練、跑步機訓練等,還增添了許多與國際接軌的最前沿的健身方式,諸如TRX(全身抗阻力鍛煉)、米哈等,而像瑜伽、國標舞、普拉提等,都已成為各個健身房的標準配置。
超越健身俱樂部張小龍表示:他們統計的數據顯示,從2013年開始,石家莊市健身市場的營業額增長了15%—20%。健身市場的高效益也是2014年健身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根本原因。
健康成為一種時尚
在健身房中記者發現,拿手機自拍的人比比皆是,在微信、微博上曬自己的健身照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李妍是一名教師,酷愛健身,用她的話講:“朋友圈里充斥各種吃喝玩樂,而我的健身照說明我正在過一種健康、時尚的生活。”
其實,健身由單純的身體訓練,逐步增加了越來越多的運動者心理感受和體驗。健身形式的豐富,手段的增加,對健身感受的追求,讓更多的人加入健身大軍。目前,堪稱時尚健身領軍器材的“平衡車”賣得很火,業內人士王松表示:年輕人追求更多的健身體驗方式,只要夠酷、能展現個性,他們很愿意嘗試。
可以說,健身熱潮拉動了健身消費,2014年,石家莊健身用品的銷售增加了近30%。
從階段性健身到自覺健身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去健身房鍛煉的人,年齡結構基本上是16歲至50歲之間,不管他們健身的目的是什么,這其中能堅持下來的比例較小。
鄧義拿出目前石家莊健身市場的數據:每年到健身房10次以下的年卡擁有者,達到了70%。這就意味著,很多人辦完健身年卡后,根本沒有系統地去進行健身。
從一些健身房銷售表格中看出,每年過了正月初十后,到健身房辦卡的人開始增多,從業人員對此的解釋是,過年暴飲暴食長肉了。然后,從4月份開始健身房銷售額上升,因為快到夏天了,人們想有個好身材。而6月份健身銷售達到一個峰值,放暑假的學生成為健身主力軍,他們來健身房最普遍的理由是減肥。9月份、10月份銷售額開始下降,到12月份,是健身房的最蕭條的時候。
這組數據表明:石家莊的健身市場還沒有成熟,大家有了健身的意識,但不具有計劃性。辦了年卡只健身幾次,甚至辦了年卡不去健身的不乏其人,看來在健身過程中,錢不是主要的問題,想健身的主動性和意志力才是最重要的。
楊華是一家網絡公司的主管,她每周鍛煉5天,“讓我堅持鍛煉的第一個理由是鍛煉后的舒服,第二個理由是減肥。”而這也是很多鍛煉者共同的心聲。
“當你從鏡子里看到自己身體的變化和每天充滿活力的狀態時,你根本停不下來。”已經近10年堅持健身的閆鑫說,“我身體的各個方面都要好于很多同齡人,我認為這是健身的效果。”
健身需要堅持,從中尋找樂趣,感受付出汗水后精神上的良好感覺和身體的變化。目前,走入健身房的還是以年輕人為主,他們追求時尚,認可專業設備和專業教練的指導。他們不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要多運動,而是發自內心想鍛煉,這也是人們對全民健身最好的參與方式之一。
據悉,今年下半年,邁峰健身俱樂部將建成石家莊第一家健身工廠店,其裝修簡單、健身成本低、設備齊全。這樣的工廠店,在歐美等健身運動發達的國家已經非常普遍,現在已經在北、上、廣等大城市落地,反響良好。這種風格的健身房回歸了健身本質,讓健身在專業設備和專業人員的保護下更加安全、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