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 行業產值規模持續增長
畜牧業產值規模持續增長,2017年產值超3.2萬億元
畜牧業是利用畜禽等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動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獺、鵪鶉等野生動物的生理機能,通過人工飼養、繁殖,使其將牧草和飼料等植物能轉變為動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絨、皮張、蠶絲和藥材等畜產品的生產部門。區別于自給自足家畜飼養,畜牧業的主要特點是集中化、規模化、并以營利為生產目的。畜牧業是人類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的極重要環節。
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產品的產量及其增長速度是對畜牧業發展狀況和結構調整的最直接反應。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畜牧業總產值一直處于增長態勢。根據《2018-2023年中國畜牧業市場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
2013年全國畜牧業總產值為28436億元,
2016年達到31703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該年漲幅也達到了近年來的最大值6.46%。
2017年全國畜牧業總產值超過3.2萬億,占農業總產值比例接近30%,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產值也在3萬億元以上。
總得來看,經過多年的發展,畜牧業從家庭副業逐步成長為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已經形成了比較充足的生產能力和比較完善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不夠吃"和"不安全"的問題基本解決,目前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