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意義:學前教育對孩子意味著什么?
幼兒教育對開啟智力至關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 Bruno Bettelheim 的研究就曾指出,一個人在 0-4 歲時,已經獲得了他 50%的智力;在 4-8 歲的階段可獲得 30%;而在 8-17 歲階段,僅能獲得 20%的智力。因而,如何在學前教育時期, 獲得良好的教育引導,開啟智力 、 培養能力, 對于孩子未來成長、 乃至一生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國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指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園教育應為每一個幼兒的近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幼兒教育對人一生的智力發展都有重要影響
牛津大學研究表明,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孩子在未來學術優勢明顯。牛津大學對 3000 個 3~18 歲的孩子做了調研,以調查影響孩子學術成績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特別是學前教育和孩子早年受到的家庭環境的影響。結果顯示,在幼兒園進行過學前教育的孩子的 AS-levels 課程成績(即英國高中課程A-Level 的一部分,是進入大多數大學的首要條件),大大超過了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孩子,表明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孩子會學的更多更好,最終會以顯著的學術優勢走進大學。
國內研究同樣表明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國內“山村幼兒園”計劃,試點地區進入幼兒園進行學前教育的兒童,較基線相比,在各類水平上都顯著高于未接受學前教育的孩子。入園后半年內,3-4 歲幼兒在語言、動作、認知、記憶四個方面分別提升了 18%、31%、20%、29%;4-5 歲兒童在語言、動作、認知、記憶分別提升了 23%、36%、27%、34%。語言、動作方面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水平,記憶一項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5-6 歲兒童在語言、動作、認知、記憶、社會規則五項分別提升 18%、4%、16%、20%、9%。
幼兒教育促進兒童記憶、語言、動作、認知發育
2 、幼教行業現狀:入園率仍有待提高,“小弱散”良莠不齊 集中度低
1)入園率仍有待提高
我國目前幼兒毛入園率相對發達國家還比較低。對比幼教發展比較完善的日本來看,到 2006 年時,日本的幼兒入園率已達到了 86%。日本政府從2006 年開始到 2010 年實施為期 5 年的“幼兒教育振興項目”,文部科學省計劃到 2013 年將兒童入園率提高 5 個百分點。相比之下,雖然近年來隨著政策不斷落地,我國幼兒入園率增長明顯,但是直到 2011 年才剛剛完成毛入園率 62.3%的指標,相當于日本三十多年前的水平。據 2015 年的最新公報顯示,我國毛入園率已達到 75%,不過較發達國家還是相對落后,幼兒園產業發展仍然不夠充分,未來入園率仍有提升空間。
中國幼兒園入園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2)幼教呈“小弱散” 狀況,良莠不齊,集中度低,辦園質量仍需改善
我國現在的幼兒園市場格局比較散亂,市場前五家最大加盟&直營幼兒園之和不足幼兒園總數的 2.5%,行業集中度比較低。雖然近年來相繼出現一些快速發展的品牌,如紅纓教育、北京博苑、金色搖籃、紅黃藍等,但整個幼教行業的集中度仍很低,且連鎖數較多的幼兒園如紅纓教育主要是通過加盟完成的,最大的直營幼兒園旗下管控程度較高的連鎖園數僅為近100 余家,直營園市場集中度非常低,缺乏大型直營幼教連鎖品牌。
此外,現有幼兒園水平層次不齊,很多幼兒園甚至沒有辦學資質,校車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公布數據顯示,全國已取締了 1 萬多處不合規的幼兒園。即便是正規幼兒園,大多也存在著規模小、管理混亂、師資薄弱、課程體系不科學等問題。
3)家長對于優質幼兒園的需求與日俱增
幼升小競爭日益激烈,幼兒園教育尤為關鍵。現在孩子的升學壓力非常大,而好的小學教育已然成了順利進入重點中學學習的基礎,從而幫助孩子日后進入名牌大學學習,由此激發了小學擇校熱。以廣東省某重點小學為例,去年該小學的 250 個招生名額,引來了近 2000 名學生報名。要通過脫穎而出順利進入理想的小學學習,孩子們面臨著學習能力測評和面試考評等環節的激烈競爭。因此,為了打好基礎,為擇校做準備,家長們對于良好的學前教育的需求不斷提升,好的幼兒園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創造力,這些無論對于面試還是未來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
全國婦聯與教育部聯合開展的“學前兒童入園現狀調研”顯示,家長們對幼兒園最關切的問題分別是教師對幼兒有愛心和責任心(61.4%),能給幼兒提供系統、規范的教育(43.6%),伙食上注意營養、衛生,花色豐富(34.9%),保證幼兒身體健康(25.7%)、能與家長定期溝通(25.2%)、有優秀的專業教師(22.4%)。很多小規模的幼兒園設施簡陋、安全保障較差、教育質量堪憂,無法為幼兒提供安全、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無法令家長放心,也無法滿足家長的需求。因而,市場對于大品牌、高質量的連鎖幼兒園的需求不斷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