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 1-4 月,中國房地產企業到位的資金同比增長率僅為 2.1%,增速較去年同期的 11.4% 明顯放緩。根據央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18 年第一季度,地產開發貸款余額的增長率僅為 2.2%,2017年最后一季度還同比下降 8.0%。
銀行不提供房企開發商融資額度。據了解,包括建設銀行、中心銀行等的客戶經理表示已經很久沒有幫開發商進行開發貸款融資了。
同時,銀行也減慢了房貸的發放。第一財經援引中信銀行工作人員的消息稱,每個月給某三大房企的房貸額度均在 10 億左右,對于銷售幾千億的房企,這點房貸額度無疑是杯水車薪。
房企資金壓力陡增,融資成本超過了15%,但資金方依然不肯出錢。于是它們開始另謀出路。
2016 年下半年起,房企開始涉足房企供應鏈以資產為支撐的證券化(ABS)融資。
ABS 不直接把錢給到房企,但能幫助房企將給供應商的應付款賬期延長一年時間,如此一來房企手頭就寬裕得多了。
房企供應鏈 ABS 模式主要涉及三方,房企以及房企直接或間接控股的項目公司(債務人)、房企供應商 (原始債權人)以及第三方,俗稱保付代理機構。
供應商主要為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用于土木工程的各種材料或服務,例如木材、金屬、水泥、涂料等。
供應商向房企銷售了建材、服務或其它產品,從而產生了應收賬款。這筆應收賬款就成為了供應鏈 ABS 的基礎資產。房企供應商將應收賬款的債權轉讓給保理公司,保理公司買下債權 ,這筆錢填補了供應商的應收帳款,保理公司也會獲得利息。不過,保理公司需要承擔信用風險,也就是說如果房企拒付或不按期支付欠款,它將不能向房企供應商追索,全部風險由其自己承擔。
供應商拿到了錢,房企也不急著還錢了,資金壓力因此大大減小。
小小金融 CEO?劉小峰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在 ABS 前,房企對供應商的賬期是兩個月左右。而在 ABS 后,房企對供應商的賬期可延長到一年。正是看到這些效果,房企紛紛發力供應鏈 ABS。
2017年,房地產企業通過房企供應鏈 ABS 的融資金額曾達到 467 億元。2018 年至今,已有包括碧桂園、萬科、融創中國、華夏幸福在內的至少 14 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了供應鏈 ABS,規模達到 782 億元。其中的 400 億元花落碧桂園。碧桂園供應鏈以深圳市前海一方恒融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為原始債權人在深交所獲批了 400 億元的儲架融資額度,儲架的特點是一次核準后可多次發行。該項目是目前中國儲架規模最大的 ABS 項目。
此外,恒大據悉也已于 5 月 23 日獲得了深交所的批準,發行 100 億元的融資額度,期限不超過 1 年,第一期規模約 10 億元,收益率不超過 6.7%。
其實自 2014 年起,碧桂園和恒大就開始嘗試通過供應鏈金融來融資。
2014 年,碧桂園的供應鏈以對碧桂園的應收賬款、存貨和預付賬款作為資金基礎,在互聯網金融平臺“道口貸”上進行融資。2016 年 8 月,碧桂園推出了“碧有信”社區金融平臺,其中有提供供應鏈金融產品。2016 年 3 月,恒大也推出互聯網金融平臺恒大金服,同年8月,它入股了以供應鏈產品為住的鵬金所融資平臺。
通過供應鏈融資,雖然房企沒有拿到 1 分錢,但是資金壓力得到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