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報需求可能潛藏著一個共性市場:重點區域市場的終端動態狀況抽樣監控,以點帶面,輔助決策。
該客戶強調不希望通過非常規的手段獲取競爭對手的信息,希望通過對競爭品牌公開市場銷售推進行為的正常監控,加上后期的分析和解剖,尋找自身與競爭對手在終端運作過程中的差距,然后有針對性的糾正自己的營銷推進手法,以超越競爭對手。也就是說,更愿意通過記錄競爭對手的市場行為軌跡和對消費者的關注,來達到尋求市場銷售的突破。
從以上分析,能否設計一個工具級別的研究模型,通過對競爭對手在終端渠道公開的市場行為的正常監控,分析研究本企業與競爭對手在這些方面的差距?
這個設想要能成立,必須同時能夠回答如下三個層面的問題:
1、 這種模型能找到嗎?理論依據是什么?
2、 這種產品的價值和用途如何?行業中的使用情況如何?
3、 這種產品服務的硬件要求如何?誰可以生產或者提供這種服務?
競爭情報操作模式
1、 關于終端監控的研究模型和理論依據:首先,筆者認為這個模型比較容易建立,圍繞著各個廠家在終端推廣當中所側重的各種手段和因素依次列項,并對每個因素的狀況設定相應的描述標準,比如,產品投放可設定三個參考因素:上市數量、產品賣點、價格競爭力。這種研究模型可以借鑒行業價值曲線理論作為基本的思路和出發點,行業價值曲線理論的核心是:所謂價值曲線是指顧客所需的某種產品(服務)包含有若干要素,一個產品、一種服務是由一組要素點構成的。不同的顧客對每個要素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價值曲線背后,蘊含著關于行業現狀和未來商機的寶貴的戰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