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什么80后、90后甚至00后能夠形成廣泛的興趣圈?社會生活觀念及生活方式的變化是主因。“傳播技術的發展加劇了社會的分化和重構。社會變遷使當代青年人有發展興趣的需求,經濟和技術的發展使形成興趣圈子成為可能”。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據問卷網對1900名18~35歲的受訪青年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中,男性占48.4%,女性占51.6%。一線城市的占34.6%,二線城市的占44.5%,三四線城市的占17.7%,小城鎮、縣城的占2.0%,農村的占1.3%。
調查顯示,73.5%的受訪青年通過QQ、微博等社交軟件與“興趣圈”的好友交流,45.2%的青年通過豆瓣、貼吧等社區網站,24.1%的青年用興趣愛好類軟件交流,21.3%的青年選擇線下活動。90.0%的受訪青年確認擁有自己的“興趣圈”,其中,以旅游(43.7%)、游戲(38.7%)和閱讀(38.6%)為主的“興趣圈”居多。71.0%的受訪青年認為參與“興趣圈”可以增長見識、拓寬視野。63.7%的青年找到了趣味相同的朋友,41.4%的青年認為可以獲得成就感,18.6%的青年將興趣升級為了賺錢技能。
調查中,90.0%的受訪青年確認擁有自己的由興趣共同者組成的“興趣圈”。71.7%的受訪青年確認自己有2~5個“興趣圈”,15.5%的受訪青年有1個,9.2%的受訪青年有5個以上,81.8%的受訪青年認為“興趣圈”在自己的生活中重要,其中,21.3%的青年認為非常重要。
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據調查顯示,26.6%的受訪青年投入了500元以下,44.7%的青年在500~1000元之間,24.0%的青年在1000~5000元之間,4.7%的青年在5000元以上。青年為興趣投入的金錢主要集中在購買裝備(57.0%)和興趣組織會費(51.1%)上,此外還有:學習培訓(44.5%)、虛擬貨幣(18.7%)以及其他方面(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