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簡介:該品牌自從1930年在日本開始研制、銷售以來,本著“促進健康、帶來歡樂”的理念,并將該品牌創始人代田博士“預防醫學”及“健腸長壽”的思想廣泛運用于產品的生產銷售中,力求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幸福生活作貢獻。在7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該品牌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多家分公司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品牌在日本更是家喻戶曉,現在每天有25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萬人在飲用該品牌的產品。
項目背景:該品牌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采取各種不同的營銷推廣方式。如:
渠道銷售:建立了營銷直送隊伍,以電話訂購及口碑宣傳的方式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
促銷活動:初期定位于家庭飲品,空中宣傳延續了在香港取得成功的廣告宣傳模式,同時開展了多種多樣的的科普營銷活動,與媒體合作宣傳科普知識;定期與行業學會等研究機構合作,召開益生菌研討會,以及讓社會上的意見領袖階層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等等,以此來強化消費者對乳酸菌產品的認知。在取得一定的市場基礎后,開始有計劃的擴大消費群體,繼而組織了“白領麗人形象大賽”“職業女性健康關愛”等公關活動,針對白領消費人群,推廣產品。
廣告營銷:在廣告媒體上,從02年至07年制作的采訪篇、三國篇、有眼光篇、健康柵欄篇、健康護欄篇、冰箱篇、童聲篇的廣告片中,都以不同的廣告訴求重點,傳遞著“保護腸道健康”的功能價值。
通過這一系列的營銷舉措,該品牌目前在市場上的表現一直穩步增長。2001年該品牌未在廣州成立公司之前,其產品是通過香港進口到廣東市場銷售的,當時的日銷量為7萬瓶。廣州該品牌乳品有限公司成立后,日銷量很快就超過以往的銷量。直至今年夏季這一數字已突破35萬瓶,以往的同期增長為10-15%,而今年同期增長速度是30%,翻了一倍,而且以往長期存在的夏冬兩季的銷量差距在今年幾乎等于零,市場上很快的陷入供需失衡的狀態,這種變化的真實原因對于日方是否增大在中國的投資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而未來如果要鞏固目前的市場成果市場活動該如何計劃(廣告的基調、現階段品牌宣傳的方向、訴求點、渠道的選擇等等),都是本次調研所需要解決的核心。
項目目標:
通過了解消費者的同類產品的認知、消費習慣與消費行為,探索在近一年內導致市場銷量增長的因素;
探討消費者的購買動機,了解健康與該品牌的關聯關系,尋找出“健康”與產品品牌的關聯因素的觀點;以及了解消費者對輕松的接受與理解,從而為08年廣告的訴求重點提供更好的素材。
……
項目成果:為了解決客戶的疑惑,我司采取了以二手資料研究及座談會的形式,對廣州、深圳兩地的家庭主婦和白領兩類人群進行了4場座談,在座談會上為解決客戶心中的疑慮和困惑,展開了定性的深入探討,我們的主要發現有:
1. 市場銷量激增的原因
近兩年,參與乳酸菌產品市場競爭的食品飲料公司、保健品公司、制藥公司紛紛向市場推出了乳酸菌產品,大家共同對消費者的教育,導致了消費者需求的增長!
從消費者對乳酸菌的認知、態度、使用習慣以及市場競爭狀況來看,與之前的市場競爭環境相比,目前的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期,公眾媒體及其他品牌都在做相關主題的市場推廣活動,未來逐步接受乳酸菌類產品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大眾媒體對乳酸菌的認知教育仍在繼續增強,這是造成消費者短期內對乳酸菌產品需求激增的主導因素:
1) 廣告教育:該品牌、碧悠、暢優等品牌生產企業的市場推廣運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美容行業的宣傳推廣,例如:雅芳的乳酸菌沖劑、江中制藥的乳酸菌片、以及其他一些制藥企業都在向市場推廣乳酸菌保健新品等;
2) 健康/美容/醫學類雜志上對有益菌/乳酸菌作用的介紹,可以用來做美容;
3) 電視新聞媒體報導:消費者原話,我看過新聞,說乳酸菌就是沒有加抗生素的鮮奶才能生產出來的,才有菌,這個菌是對我們的腸胃是有益的。
4) 健康節目:消費者原話,我曾經看過專題節目介紹乳酸菌,但是哪個臺記不清了;
5) 報紙:消費者原話:我在《廣州日報》看過,晚上九點半喝一杯益生菌酸奶,可以減肥;
6) 網絡:百度有關乳酸菌的搜索詞條截至目前為止已達到87萬多條,GOOGLE已達97萬多條,其中在百度搜索中的論壇社區討論詞條近10萬,SOHU、163、新浪等門戶網站的社區論壇里均查到相關論題的討論。
2. 市場的蛋糕在增長,競爭的力量在于對增量市場的占據,而不是對競品市場份額的搶奪!
1) 當下的消費者雖然對乳酸菌飲料有了一定的認知,但尚不能夠清晰的辯別含有益生菌的酸奶與該品牌乳酸菌飲料的本質差別;另外,近一年多的時間里新進入市場的其他企業品牌將會日益增多,意味著消費者未來認知的品牌數量會大幅增加,對于乳酸菌產品的基本需求也將會持續增強,競爭的強度也會進一步擴大,但競爭的壓力主要在于對增量市場的占據而非對競品市場份額的搶奪,不是直接的面對面競爭。
2) 另一方面,消費者選擇品牌時的態度是比較謹慎的,一些國內知名乳制品生產企業已進入該品類市場(例如:光明、達能),而消費者對其品牌認同度很高,令嘗試產品的門檻較低,因此,該品牌要吸引新的消費者加入需要進一步擴大市場投入和更相關及進一步深化、強化產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