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9月份又將有超700萬的大學生涌入校園,這個龐大的群體將具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那么到底多少大學生有購車計劃?大數據調查顯示,以90后、95后為代表的大學生正成為社會消費的生力軍。有65%的大學生表示有明確的購車計劃,沒有計劃的僅占不到四成。而在已有購車計劃的這部分大學生中,男生對購車意愿更強,占據七成,女生僅占三成。
廣州市場調查公司收集到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的經濟來源有六成是依賴家庭父母的支持,平均每月的消費水平在1300-1500元之間。以這種收入能力和消費能力來看,多數人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在校期間購車的計劃。但反過來從消費觀來看,我們又完全可以認為絕大多數大學生已經有了超前的汽車消費意識,這點已經是曾經80后、85后的大學生不可企及的了。
大數據顯示,駕照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率已接近七成,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認為駕照和畢業證一個都不能少,駕照成為畢業后就業的敲門磚和加分項,因此在高考結束后即選擇學車考駕照。具體來看,69%的男生已有駕照,而女生中這一數據占比為39%,明顯低于男生。
再結合有無購車計劃來看,男生群體中,已有駕照的男生群體中72%有明確購車計劃,而無駕照的男生群體中65%為有明確的購車計劃;而在女生中顯示比例則分別為78%和40%。由此我們可以分析出,男生由于天生對汽車的喜好,無論有無駕照都有強烈的購車愿望。女生沒有駕照時購車計劃比例偏低,而一旦拿到駕照,則購車需求非常明確。
報告中顯示實用性和性價比也是大學生很注重的因素,數據顯示,無論有無明確購車計劃的大學生都將國產車放在首選,且有超過五成的大學生選擇考慮購買性價比高的國產A級車。分析認為當下國產汽車品牌經過多年的學習和進步,在設計和工藝等許多方面已經不輸于國外的汽車大牌,因此國產汽車也越來越得到消費市場的認可。
廣州市場調查公司總結與80后、85后大學生相比,以90后和95后為代表的大學生在購車方面已具備相當成熟和超前的消費觀,不論是從大學期間就已經拿到駕照這樣的預先性來看,還是從首選性價比最高的國產車這樣的實用性來看,亦或大家能普遍接受的購車價位區間的理性來看,大學生雖然在校期間的收入水平還不足以支撐直接購買汽車的消費水平,但如果考慮上到校園時下流行的創業狂潮和理財熱潮帶來的收益,以及校園金融產品的杠桿力量,那么或者不出3-5年,他們就可以扛起購車生力軍這面汽車消費的大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