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曲線是一個人們較為熟知的概念。一家工廠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越多,生產者就能更多地了解了如何生產該產品,從生產中獲得的經驗也就越來越多。那么,在以后的生產中,工廠可以有目的地并且較為準確地減少該產品的生產成本。每當工廠的累積產量增大一倍時,其生產成本就可以降低一定的百分比(該百分比的具體大小因行業不同而有所差別)。 學習曲線效應(The learning curve effect) 學習曲線效應指的是越是經常地執行一項任務,每次所需的時間就越少。這個關系最初在1925年在美國懷特-彼得森空軍基地量化,使得航空效率加倍而所需勞動時間下降了10-15%。 隨后在其它行業的經驗研究得出了不同值: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三十。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一個常量值:它不隨行為規模的變化而變化。 學習曲線將學習效果數量化繪制于坐標紙上,橫軸代表練習次數(或產量) ,縱軸代表學習的效果(單位產品所耗時間),這樣繪制出的一條曲線,就是學習曲線。 學習曲線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學習曲線又稱為人員學習曲線,它是指直接作業人員個人的學習曲線。廣義的學習曲線也稱為生產進步函數,是指工業某一行業或某一產品在其產品壽命周期的學習曲線,是融合技術進步、管理水平提高等許多人努力的學習曲線。 經驗曲線效應(The experience curve effect) 經驗曲線效應的內容比只研究勞動時間的學習曲線效應更廣泛。經驗曲線效應指的是一項任務越是經常執行,做它的代價越小。任務可以是任何的產品或服務。數量每翻一番,代價值(包括管理、營銷、分銷、制造費用等)下降一個常量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