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產者市場調查 生產者市場調查是指對為了滿足加工制造等生產性需要而形成的市場(也稱為生產資料市場)的調查。生產者市場又可細分為:工業市場、農業市場和服務市場。其他還有:中間市場、政府市場、國際市場等。 生產者市場是初級產品和中間產品的消費市場。 這個市場上交易的商品是生產資料,參加交易活動的購買者主要是生產企業,購買商品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生產過程中的需要。 我國生產者市場也是十分廣闊的。參加交易活動的企業有大中型企業,也有數以百萬計的小型企業和鄉鎮企業,還有數量眾多的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農民,每年的市場交易額達數千億元。 調查生產者市場是非常必要的。 生產者市場調查的主要內容 生產者市場調查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方面人手。 通常主要是將生產者市場同消費者市場聯系起來進行考察,重點說明生產者市場的生產消費需要,生產者市場的供應和產品的壽命周期。 一,生產者市場的生產消費需要 我國的生產者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市場,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的工農業產品的購銷業務活動,是關系到國家經濟命脈的大型骨干企業的生產活動,是在國家宏觀指導下進行的。 同時,對其他種類繁多的商品購銷業務和數量眾多的大中小型企業的生產活動,則由企業面向市場,自行組織生產經營。 這樣做有利于更好地適應生產者市場的多種多樣的消費需要,促進生產按市場經濟規律運轉。 生產者市場交易的生產資料種類繁多,主要有: 原料,生產材料和零部件,各類生產設備,消耗材料和補充品。 上述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地位十分重要,購銷順利是保證生產正常進行的關鍵。 這些產品是由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成千上萬個企業生產的,各類產品在制造過程中密切聯系,互為條件。 生產者市場的消費需要,具有與消費者市場不同的一些特點。 第一,市場需求的彈性小。 第二,生產消費需要發生變化時,對原材料生產企業影響面大。 第三,生產消費需要具有較強的專業性。 第四,生產者市場的用戶主要是生產企業,需要的生產資料數量多。 總之,生產者市場調查以生產企業為主要對象,購買數量以批量購買為主。所以要搞好生產資料生產和需求企業的市場調查。 生產者市場的以上特點,是在生產與消費的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了解這些特點,對于搞好生產者市場調查具有重要的意義。 特別指出的是,生產者市場離不開消費者市場。 消費者市場是最終產品的市場,因此生產企業之間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購銷關系,歸根到底都要服從消費者市場的需要。 生產者市場消費需要調查的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產品經營狀況的調查 (二)市場需要潛力的調查 (三)產品性能,式樣,造型,色彩,重量等技術質量的調查 (四)新產品需求的調查 二,生產者市場供應 生產者市場供應是指生產資料的銷售,它同生產資料的消費需要相對應,構成生產者市場互相聯系,互相對立,互相制約又互相轉化的兩個部分,也是企業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 生產資料的供應,生產,銷售是再生產過程的統一。 整個生產資料的社會再生產過程,是不斷取得生產資料,加工制造和制成品銷售的過程。 生產資料供應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歸納起來主要有生產因素的影響和國家產業,投資,財政,信貸,環保等政策方面的影響。